• 検索結果がありません。

《左傳》動詞"爲"的語義語法問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シェア "《左傳》動詞"爲"的語義語法問題"

Copied!
18
0
0

読み込み中.... (全文を見る)

全文

(1)

(左傳}動詞“鳥"的語義語法問題

〈左傳》動詞“為"的語義語法問題

張猛

(一)

漢語稟有這樣的現象:一個字可以有幾個讀音一個字的一個讀音可以表示幾 個詞類,一個詞類裹又可以有多個義項。 第一種現象叫“多音字"第二種現象叫“多詞字\第三種現象叫“多義字"。 本文所說的“詞類"是根據語法劃分的, “義項"是根據語義劃分的。只有一 個讀音、一個詞類、一個義項的字.叫“專用字。上述各種現象之間的關係如下 表 表 1 漢字的形音義關係表 字形 字音 詞類 義項 多音字

1

(多) (多) 多詞字

1

1

(多)

多義字

1

1

1

專用字

1

1

1

1

由上表可知: 1 、多詞字的每個詞類都可能有多個義工頁,因此,多詞字里往往蘊涵了多義字。 2、同理,多音字里蘊涵了多詞字和多義字。 我們關心的問題是一一閱讀古代文獻時遇到多義字或多詞字,如何判定它的 語義? 這個問題也可以表述為一一多義字或多詞字的多義,其生成條件是什麼?

(二)

現代漢語最常用的 800 個漢字里,讀音和義項最多的是“馬" 1 它有兩個讀 音 (wéi 和 wèi). 每個讀音各可以表示兩個詞類(動詞和介詞) ;但這還不是“馬" 的全部用法。根據{現代漢語詞典) “馬"有兩個讀音,涉及 3 個詞類和 1 種詞

(2)

素用法: 衰 2 <現代漢語詞典}中“為,字用法表

均 1 (W紛 方 2

(W

èi)

劫 t司 (1) 做,作均一一一事在人-敢作敢 <有〉幫助 ;JI 妒一一~呂氏者右袒, -大有可-青年有~。 ~划氏者左袒。 (2) 充~-迫他~代表。 (3) 斐成:成一一一分~二;化~皂 有;斐沙漠~良田。 (4) 是一一十寸~一尺。 介涓 被(跟‘所,字合用)一一述神主朮 (1) 表示行方的吋象;給;替一~ 形式~尸大人民所喜聞*見。 人民服各-遠本有苟一篇序。 (2) 表示目的一一~建設共戶主火而 杏均-了。 (3) 神;向一一不足~外人道。 (4) 國方一一~何? 助 i司 〈扭>助祠,常跟‘何,相區.表示 疑何一一何以家-(要家干什均)

?

洞素

( 1

)附于某些單音形容洞后.絢成 表示程度、范圍的副 i司一一大~高失; )-伶播;深~感劫。

( 2

)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單音副 i司 后,加強 i吾『一一棍~重要;甚~便 利;頗~可現;尤~出色。 “為,字的上述各種用法,我們都可以在古代文獻中找到用例: 表 3. 古代漢語“馬"字用法(部分)用例表

為 1 (W紛 為 2

(W

èi)

(1) 做;作為 <書〉幫助;衛護 ~非作歹 太尉將之人軍門,行令軍中,曰: ~富不仁 “~呂氏右檀!-劉氏左檀! .軍中 無能~力 皆在檀-劉氏。{史記﹒呂後本紀第 ~人處事 九}卷九。 動詞 (2) 充當 衛是以為嘟嘟{左傳定公 13 年} 子游~武城宰。(論語﹒雍也) (3) 變成;成 高岸~穀,深谷~陵。(詩﹒小雅﹒ 十月之交)

(3)

( 4

)是 動詞|長沮曰:﹒夫執輿者~誰? .子路曰: 介詞 .~孔丘。. (論語﹒微子) 被(跟.所,字合用) 會衛太子~江充所謂敗。{漢書﹒公孫 劉車王楊蔡陳鄭傳第三十六)卷的。 〈書〉助詞,常跟‘何,相應,表示疑

助詞!問: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

?

(論

語﹒顏淵) 詞素

( 1

)附于某些單音形容詞後,構成表 示程度、範圍的副詞 張公大~感動,以申戒承事者。{方 望溪先生全集﹒通議大夫江南布政使陳 公墓誌銘}卷十一。 亟命其家,修披刷印.廣~流傳, 以胎學者。{研經室集﹒一集﹒胡岫明 先生易闡明辨序)卷十一。 論其罪名.似如隱眛;原其情意、. 深~悸逆。{資治通鑒﹒階紀五﹒燭皇 帝上之下)卷 181。

( 2

)附於某些表示程度的單音副詞後, 加強語氣 山上有城,極~巖固。{水經注﹒ 漾水}卷二十 號馬天子娶婦.皇后嫁女,甚~貴 寵。苟悅{前漢紀}卷二十六{孝成皇 帝紀三} 是時太子家頗~奢侈。袁宏(後漢 紀}卷十{孝明皇帝紀} 自奉之禮,尤~儉約。袁宏(後漢 紀}卷十一{孝章皇帝紀﹒上} {左傳}動詞“馬"的語義語法問題 (1) 表示行為的對象;給;替 ~虎博翼 ~人作嫁 (2) 表示目的 天下熙熙,皆~利來.天下壤壤, 皆~利往。(史記﹒貨殖列傳).卷 129。 (3) 對;向 但以傳示于孫踴佳而已,不足~外 人道也。{容齋三筆﹒卷八﹒吾家四六} (4) 因為 空於城中餓死~何不早降?袁 宏{後漠紀﹒孝明皇帝紀}卷第十。

(4)

可以說:現代漢語的 為 完全是一個從古代漢語遺留下來的多音字。 從古到今,動詞“馬"的使用率都很高;因此,研究動詞“馬"的各個用法 的使用條件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將有助於進一步探討漢語動祠的使用規律。 這項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電腦處理漢語文獻的語義語法問題建立規則系統。

(三)

在先秦漢語文獻中. {左傳}作為敘事作品,所用動詞數量多,用法豐富。要 對古代漢語中動詞“馬"的使用情況進行考察的話. {左傳}是理想的文獻標本。 《左傳}中做主要謂語動詞使用的“馬"共有 1095 例,分為兩個讀音。以下 是動謂“為 l' (音 wéi) 在{左傳》中的部分用例和相對應的今譯: 例 1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隱 3

.

3) 一一擔任 例 2 余為伯倫(宣 3

.

6) 一一是 例 3 初.楚子玉自為瓊井、玉縷,末之服也(傳 28

.

4) 一一做 例 4 齊舊四量,豆、區、益、鍾。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董 (昭 3

.

3) 一一成為 例 5 一宿為舍,再宿為信(莊 3

.

4) 一一叫做 例 6 史為書,薔為詩情 14

.

6) 一一作 例 7 而為之筆食與肉,實諸囊以與之(宣 2

.

3) 一一給 例 8 為城下之盟而還(桓 12

.

3) 一一訂立 例 9 匹夫為善,民猶則之,況國君乎? (昭 6

.

7) 一一行 例 10 寇不為害,民不罷病,不亦可乎? (襄 8

.

7) 一一成為 例 11 馬五陳以相離(昭 1

.

10) 一一安排 例 12 為民師而命以民事(昭 17

.

3) 一一設立 例 13 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隱 6

.

4) 一一治理 例 14 公疾病,求醫于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成 10

.

4) 一一一治療 例 15 鄭有叔魯、堵叔、師叔三良為政,未可間也(傳 7

. 3)

掌管 例 16 男為人臣,女為人妾(信 17

.

2) 一一作為

(5)

{左傳}動詞‘馬"的語義語法問題 例 17 王子狐為質於鄭(隱 3

.

3) 一一充當 例 18 參曰:“若事之捷,孫叔為無謀矣。不捷,參之肉將在晉軍,可得 食乎?" (宣 12

.

2) 一一算是 例 19 無為吾望爾也乎? (成 2

.

7) 一一同“謂" 2 以下是動詞“為 2" (音 w色i) 在{左傳}中的部分用例: 例 20 寡人之使吾子處此.不唯許國之為,亦聊以固吾間也(隱 11

. 3)

一一保護 例 21 州綽曰:“東聞之役,臣左穆迫,還於門中,識其枚數,其可以與 於此乎? "公曰:“子為晉君也。" (襄 21

.

8) 一一助 例 22 晉趙缺謂嘟嘟午曰:“歸我衛貢五百家,吾舍諸晉陽。"午許諾。 歸告其父兄。父兄皆日.“不可。衛是以為嘟嘟,而實諸晉陽,絕 衛之道也。不如侵齊而諜之。"乃如之,而歸之于晉陽。(定 13 .2) 一一衛護。 3 從古代漢語來看.那些以“為,字做動詞的用例有 為 字就已經夠了,不 需要使用現代漢語那樣的表義精細的動詞 4。但是,作為古代文獻讀者的現代人, 則會感到有必要找出動詞 為 在現代漢語里的對應詞。一旦開始尋找對應詞, 就回到了本文第一節所提出的問題:閱讀古代文獻時遇到多義字或多詞字,如何 判定它的語義?或者說.多義字或多詞字的“多義\其生成條件是什麼? 筆者曾經歸納過{左傳}動詞“傷"的語義判定規則,其聞發現:充當主語、 賓語的名詞的語義範圍越明確,就越容易給相關動詞確定其現代漢語對應詞。 綜觀動謂“鳥"在{左傳}中的全部用例,可知“馬"的語義和其所處的上 下文之間具有以下三類語義語法關係: 關係一:當動詞.馬"的主語和賓語都是專有名詞、或者是特指某一類事物 的名詞時, “馬"的語義最“實\它只和現代漢語的某一個動詞對應。 關係二:當動詞“為 的賓語是指示代詞、疑問代詞或乾脆不出現賓語的時 候.動詞“馬"的語義最“虛"具有和現代漢語的任何動詞對應的可能。 關係三:如果不符合上述兩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那麼動詞“鳥"的語義便 在虛實之間.表現為可以和現代漢語的多個動詞對應。

(6)

由此看來,確定動詞“馬"的語義時,尤其應該注意其賓語的語義特點。 前面所舉{左傳}動詞“馬,用例中,前兩例的“馬"意思較易確定。歸納 其使用情況,共同特點是:在動詞 為 前面及後面充當主語及賓語的詞語,都 是人名、官名等專有名詞,或是人稱代詞(單數)。它們的語義範圍都很明確。根 據它們語義和語法特點可以歸納出兩條規則: 規則 1: 如果主語是人名,賓語是官職的名稱;那麼,動詞“馬"表示“擔 任"。 規則 2: 如果主語是表示單數的人稱代詞,賓語是人名;那麼,動詞“為, 表示判斷,相當於“是"。 這兩條規則、以及基於專有名詞或特指性名詞所獲得的其他關於動詞“馬" 的語義語法規則,都屬於“關係一\ 下面就上述兩條規則的相關例句分別進行分析。 (四) 表示搶任某個官職的“為\是一個至今還能使用的動詞。這種用法的“馬" 和現代漢語的動詞“擔任 之間具有明確的對應關係。這種對應關像的基礎,就 是規則中所描寫到的:主語是人名,賓語是官職的名稱。下面是{左傳}“馬"的 這類用法的一部分例句: 例 23 穎考叔為穎谷封人(隱 1

. 4)

例 24 孔父嘉為司馬(桓 2

. 1)

例 25 晉士寫為大司空(莊 26

. 1)

例 26 趙衰為原大夫(信 25

. 4)

例 27 於是夏父弗忌為宗伯(文 2

. 5)

例 28 伯州型之孫喜否為吳大宰以謀楚(定 4

. 3)

例 29 炎帝為火師(哀 9

. 6)

例 30 硬, 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嚷, 自夏以上午巴之。周棄亦為 稜, 自商以來把之。(昭 29

. 4)

(現代漢語詞典}襄相關的語義解釋是“充當"。其所舉的例子“進他方代表,

(7)

(左傳}動詞﹒馬"的語義語法問題 應該還有一個主語,如“(大家)迫他方代表\由此歸納出來的句型應該是: (名詞或代詞) +動詞+代詞+ ‘為. +表示身份的名詞 在{左傳}中.相應的句型是用“...以...為.和“...使...馬.來構成的, 句型是兼語式, “馬"的主語是全句中的兼語部分: (人名或稱呼某人的名詞J+ ‘以,或﹒使. +人名+“處" +表示官職的名詞 例句如下: 例 31 孟獻子以秦堇父為右(襄 10

. 2)

例 32 季氏以公姐為馬正(襄 23

. 5)

例 33 子皮以公孫姐為馬師(襄 30

. 10)

例 34 若吾以韓起為闡(昭 5

.

4)

例 35 華元使向戌為左師、老佐為司馬(成 15

. 4)

例 36 楚子使蓮子馮為令尹(襄 21

.

4)

例 37 宋公使公孫忌為大司馬(昭 22

. 2)

“以(使)"和“鳥"之間的名詞可以省略,成為“以為,或“使馬. 例 38 楚人以為大闇(莊 19

. 1)

例 39 文公以為下軍大夫(傳 33

.

6)

例 40 王使為工尹(文 10

. 3)

例 41 陳成于使為次卿(哀 14

. 4)

這些用例的用法特點都符合規則 1 ω 馬"的前面是表示人名的名詞.後面是 表示官職的名詞。這與(現代漢語詞典}裹的例句(迫他~代表)有兩點不同: 其一,表示人名的名詞是專有名詞.相對於人稱代詞(“他. )來說,語義上更明 確。其二,表示官職的名詞也是專有名詞.相對于“代表 這樣的表示類名稱的 名詞來說,語義上也更明確。因此.上述(左傳》例中的“馬"的語義可以用比 {現代漢語詞典}所用的“充當,更具體的“搶任"來表達。 少數用例里, “馬"的主語由家族名稱充當: 例 42 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為仁,使馬左師以聽政,於是宋治。故 魚氏世為左師。(信 9

. 7)

與表示“擔任"的“馬"相闋的句型有以下幾種變例,都對動詞“馬"的語

(8)

義構成影響: 變例 1: 當“馬"的主語不是人名,而是指稱性名詞或代詞時, “馬"的語義 變得不那麼確定: 例 43 及令尹子文卒,門般為令尹,子越為司馬。蓊賈為工正.譜子揚 而殺之,子越為令尹, 己為司馬。(宣 4

. 3)

例中的“己"不是自稱詞.在這襄是“他自己"的意思。此外, “己所不欲,勿 施於人,的“己\是“你自己"的意思。“己"的用法和第二、第三人稱代詞類 似。“馬"表示“搶任\但也可以解釋為“成為\ 例 44 華元曰:“我為右師,君臣之訓,師所司也。. (成 15

. 4)

例中的“馬"可以是“擔任\可以是“作為\還可以是“是"。同類的用例還有: 例 45 吾子為魯宗卿(襄 29

. 13)

例 46 吾子為司徒(昭 4

. 8)

例 47 夫子為司馬(昭 4

. 8)

變例 2: 在變例 1 的基礎上.當寶語不是官名,而是和某一官職或地位相關的、 表示身份的名詞時, “馬"的語義不宜確定為“擔任. 例 48 晉卻缺吉於趙宣子曰: 日衛不睦,故取其地。今已睦矣,可以歸 之。叛而不討,何以示威?服而不柔,何以示懷?非威非懷 何以示德?無德,何以主盟?子為正卿.以主諸侯,而不務德, 將若之何? ...宣子說之。. (宣 2

• 3)

“馬"可以是“搶任.但更恰當的是“作為"或“身為\同樣情況的用例還有: 例 49 子為大政(成 6

. 11)

例 50 晉為盟主(成 3

. 7)

例 51 晉為伯(襄 25

. 10)

例 52 女為宗司(哀 24

.

3)

例 53 而己為主(定 4

. 3)

例 54 子為國老(哀 11

. 7)

例 55 其為太子也(成 9

. 9)

例 56 居者為社覆之守(信 24

. 1)

(9)

{左傳}動詞“馬"的語義語法問題 變例 3: 雖然賓語是表示身份的名詞,但所表示的身份很低,低到沒有地位, 以至於和任何官職都沒有關聯這時候的“馬"表示“擔任"的功能就完全失去 了存在的意義,只能表示“作為,或“身為" 例 57 行者為羈純之僕(售 24

. 1)

例 58 臣嘗為隸於施氏矣(定 9

. 3)

變例 4: 即使是在“以...為"句型裹,如果“馬"的賓語不是官名. “馬" 也不表示“擔任\只能是“作為\值得注意的是,這時的“為,不能表示“身為" 例 59 冉有以武城人三百為己徒卒(哀 11

. 1)

例 60 吾以汝馬夫人(莊 8

. 3)

例 61 晉獻公欲以曬姬為夫人(信 4

. 6)

例 62 將以其女為后(信 24

. 2)

變例 5: 當“馬"的主語不是人名、而是表示地位的名詞時.或者是按間代詞 時,賓語雖然是表示身份的名詞.“為"的用法也不屬於上述任何一類,而相當於 表示判斷的“是" 例 63 位馬上卿(成 3

. 7)

例 64 唯卿為大夫(襄 17

. 7)

例的其二為公(昭 5

. 1)

例 66 其三為卿(昭 5

. 1)

例的誰為君夫人? (襄 26

. 8)

變例 5 的情況實際上已經超出了規則 1 的範圍。

(10)

表 4 <左傳}動詞“馬"語義語法規則 1 的正例變例表 類型 主語 1 介詞 主語 2 (兼語) 動詞“為﹒的語義 賓語 正例 1

人名

以/使

人名

搶任 官名 正例 2

人名

以/使 擔任 官名 正例 3

人名

搶任 官名 變例 1 指稱性名詞/人稱代詞 搶任/成為/作為 官名 /是 變例 2 指稱性名詞/人稱代詞 (擔任) I 身為 身份名 變例 3 指稱性名詞/人稱代詞 身為/作為 最低身份名 變例 4

人名

以 指稱性名詞/人稱代詞 作為 身份名 變例 5 非人名、非指稱性名詞、 是 身份名 非人稱代詞 一一一 由上表可以看出:就規則 1 來說,如果與動詞“為,有關的兩項(主語和實 語)不再是人名或官名等專有名詞,則隨著所用詞語的語義與人名、官名的語義 關 f系的疏遠,“馬"的語義也會相應地變得寬泛起來,帶有一定的自由度,影響到 動詞表義的確定性,並最終與其它義項或詞項重合。

(五)

關於規則 2. 它所反映的其實就是判斷旬的基本形式一一主語是人稱代詞或指 稱性名詞,賓語是相關的人名。(左傳》中這類例句還有: 例 68 余為渾良夫.叫天無辜。(哀 17

. 5)

例的上其手,曰:“夫子為王子圈,寡君之貴介弟也。" (襄 26

. 6)

例 70 下其手.曰:“此子為穿封戌,方城外之縣尹也。" (襄 26

. 6)

主語或賓語發生變化之後,動詞 為 的語義受到影響,生成以下變例。 變例 1 :當主語還是人稱代詞(單數)或指稱性名詞,而賓語不是人名或官 名,卻仍然是一個具有特指性的名詞性成分時, “馬"可以表示“是",也可以表 示“作為" 例 71 約為天下通逃主(昭 7

. 2)

例 72 宣子曰:“昔旬之祖, 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

(11)

{左傳}動詞“馬"的語義語法問題 家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其是之謂乎!' (稟

24 . 1)

例 73 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味,以出內火。是故味烏鴉火,心 為大火。(襄 9

. 1)

這一變例可以用來表示比喻: 例 74 己為薑尾(昭 4

. 6)

例 75 女為君耳,將司聰也。(昭 9

. 5)

例 76 女為君日,將司明也。(昭 9

. 5)

例 77 吳為封家、長蛇(定 4

• 3)

變例 2: 當主語是指稱性名詞(國名、人名等) ,賓語是謂詞性成分時, “馬" 表示“算是\ 例 78 君子謂祁翼 於是能舉善矣。稱其轍,不為諂;立其子,不為比; 舉其偏.不為黨。... (襄 3

. 4)

例 79 孫叔為無謀矣(宣 12

. 2)

例 80 以地叛,雖賤,必書地,以名其人.終為不義,弗可滅已。(昭

31 . 5)

例 81 其御曰:“般而在列,其為無勇乎!' (定 12

. 1)

例 82 鄭有平、惠之勳又有厲、宣之親,棄嬰龍而用三良.於諸姬為 近,四德具矣。(傳 24

. 2)

例 83 王觀為可(隱 4

. 5)

例 84 以吳為不能而弗做(襄 14

. 7)

例 85 人謂叔向曰:“子離於罪,其為不知乎? (襄 21

. 5)

例 86 鳴呼!為無望也夫!其死於此乎! (昭 27

. 5)

例 87 大似之子,唯周公、康叔為相睦也,而效小人以棄之,不亦誣 乎? (定 6

. 2)

例 88 於神為不祥,於德為您義,於人為失禮,君必不然。(定 10

. 2)

變例 3: 如果主語是動詞、形容詞或動詞性詞語等非名詞性成分,賓語是表示 一個名稱的詞(多為單音節) :那麼,動詞“馬"表示給一個定義或說明性成分命

(12)

名,相當於 例的 例 90 例 91 例 92 例 93 例 94 例 95 “叫做"。 得死為幸(傳 19

. 3)

同官為寮.吾嘗同寮.敢不盡心乎? (文 7

. 4)

故文,反正為乏。(宣 15

.

3)

夫文,止戈為武。(宣 12

. 2)

貪色為淫(成 2

. 6)

凡平原出水馬大水(桓 1

. 3)

后土為社(昭 29

.

4)

例 96 於文:血蟲為蠱。穀之飛亦為蠱。(昭 1

. 12)

在{左傳}中,這種用法的“馬"常常以對舉或列舉的形式出現。以下是兩兩對 舉形式的用例: 例 97 殺敵為果,致果為毅。易之,戮也。(宣 2

. 1)

例 98 執事順成為戚,逆為否。厭散為弱,川窒為澤。(宣 12

. 2)

例 99 先大夫子犯有吉曰.師直為壯,曲為老。. (宣 12

. 2)

例 100 臣聞:亂在外為姦在內為軌。(成 17

. 10)

例 101 凡雨, 自三日以往為霖,平地尺為大雪。(隱 9

. 1)

例 102 臣聞:“師厭以順為武,軍事有死無犯為敬。" (襄 3

. 7)

例 103 失志為昏,失所為恕。(哀 16

. 3)

例 104 臣聞之:兵作於內為亂於外為寇;寇猶及人,亂自及也。" (文

7 . 7)

例 105 孝敬、忠信馬吉德,盜賊、藏姦馬凶德。(文 18

. 7)

以下是三句或三旬以上的列舉形式的用例: 例 106 耳不聽五聲之和馬聾, 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心不則德義之經為 頑. 口不道忠信之吉為囂。狄皆則之,四姦具矣。(傳 24

. 2)

例 107 毀則為賊掩賊為藏。竊賄為盜,盜器為姦。(文 18

. 7)

例 108 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妖,民反德馬亂,亂則妖災生。(宣 15

.

3)

例 109 外內倡和馬忠率事以信為共,供養三德為善,非此三者弗當。

(13)

{左傳}動詞.焉,的語義語法問題 (昭 12

. 10)

例 110 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 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 類。(桓 6

. 6)

例 111 凡師.一宿馬舍,再宿為信,過信馬次。(莊 3

. 4)

例 112 臣聞之:“訪問於善為咨,咨親為詢,咨禮為度.咨事為誨,咨難 為謀。" (襄 4

. 3)

例 113 恤民馬德.正直為正,正曲為宜,參和馬仁。(襄 7

. 6)

例 114 中美能黃.上美為元.下美則裳,參成可益。(昭 12

. 10)

例 115 己惡而掠美為昏貪以敗官為墨.殺人不忌馬賊。(昭 14

.

7)

表 5 (左傳}動謂“為,語義語法規則 2 的正例變例表 類型 主語 1 動詞.馬"的語義 賓語 備註 正例 人稱代詞(單數)

/

人名

指稱性名詞 變例 1 人稱代詞(單數)

/

是/作馬 特指的名詞 非人名、官名 指稱性名詞 變例 2 指稱性名詞 算是 非名詞性成分 變例 3 非名詞性成分(定義 叫做 名稱詞(命名) 或說明)

(六)

前面提到的三種關係中. 關係二 為:當動詞 罵 的賓語是指示代詞、疑 問代詞或乾脆不出現賓語的時候,動詞厲的語義最虛,具有和現代漢語的 任何動詞對應的可能。這種情況下的動詞“馬"一般解釋成“做\具體有以下幾 種情況: 1 、 賓語是接問代詞(“何\ “案" ).前置: 例 116 鄭何能為? (隱 6

. 4)

例 117 大國何為? (桓 6

. 4)

例 118 何為而可? (傳 15

. 4)

(14)

例 119 巫、尪何為? (傳 21

. 2)

例 120 何施之為? (信 33

. 3)

例 121 君何弗為? (文 13

. 3)

例 122 去疾何為? (宣 4

. 2)

例 123 多備何為? (宣 12

. 2)

例 124 何臣之為? (成 2

. 4)

例 125 尋盟何為? (成 9

. 2)

例 126 何為而使晉師致死於我? (襄 11

. 2)

例 127 何以聖為? (稟 22

. 1)

例 128 於我何為? (襄 26

. 2)

例 129 美車何為? (襄 27

. 2)

例 130 何為於晉? (襄 28

. 2)

例 131 何為? (襄 31

. 11)

例 132 山川、星辰之神又何為焉? (昭 1

. 12)

例 133 公孫洩何為? (昭 7

. 9)

例 134 壺何為焉(昭 12

. 4)

例 135 楚國何為? (昭 26

. 8)

例 136 文辭何為? (昭 26

. 9)

例 137 過將何為! (哀 17

. 4)

例 138 余莫能為? (昭 3

. 10)

2、 賓語是指示代詞(“之\“此"以及相關的“諸.)

:

例 139 猶或為之(傳 28

. 4)

例 140 爾為之! (文 14

. 6)

例 141 饋人為之(成 10

. 4)

例 142 而民或為之(襄 21

. 2)

例 143 而民亦為之(襄 21

. 2)

例 144 期則為此(哀 26

. 1)

例 145 其又為諸? (定 5

.

7) 杜注:“子旗,萬成然也。以有德於

(15)

{左傳}動詞“馬"的語義語法問題

平王,求欲無厭,平王殺之,在昭十四年。"

3、 賓語不出現。這類用例中“馬"的賓語不是沒有,而是在上文中已經 出現。由於句式的特殊性(在否定句或反問句中) ,并且文章結構繁湊,上下文語 義相關聯,所以才允許賓語部分在此不出現: 例 146 無能為也。 (隱 4

. 5)

伊H147 不可為也。 (信 9

. 4)

例 148 無能為也已。 (傳 30

. 3)

1:9

tl149

我弗為也。

(宣 12

. 2)

例 150 猶弗馬也。 (昭 27

. 6)

例 151 女何以為哉? (昭 28

.

2) 杜預注:言汝娶之何方。 例 152 遂弗馬也(襄 14

. 2)

例 153 臣亦不為。 (襄 22

. 6)

例 154 何故不為? (昭 12

. 2)

例 155 必不為也。 (昭 16

. 3)

例 156

亦弗馬也。

(昭 16

. 3)

例 157 祝、史之為(昭 26

. 10)

例 158 乃今可為矣。 (定 6

. 4)

例 159 弗可為也已。(定 6

. 6)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把上下文考慮進來. “鳥"的語義就可以得到相對更進一 步的確定。 下例中“不可為也"的“為\就可以根據上文將語義確定為“治療" 例 160 公疾病,求醫于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 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 其一曰:“居育之上、膏 之下,若我何? "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育之上、膏之下, 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 厚為之禮而歸之。(成傳 10

. 04)

因此, “關係二"所涉及的情況,實際上是動詞“馬"的相關語法成分在組合 形式上發生了變化所導致的.這種變化所涉及的語吉單位不是通常研究語法所慣

(16)

用的“句子\所以使進一步的研究變得複雜起來。目前還沒有見到在這個領域裹 的令人滿意的系統性研究報告。不過.無疑問的是:語法形式的變化會影響語義。 語義的確定性,是和語法形式的完整性和確定性相聯係的。

(七)

前途三種關 f系的最後一種,即“關係三\實際上在上述各變例中已經可以看 到。顯然,“關條三"包含了動詞“馬"在使用時語義方面的所有複雜情況。例如: 如果主語是人名,賓語是關於建築物的名詞;那麼,動詞“馬"相當於現代 漢語的“建造\語義是確定的: 例 161 楚令尹子元欲蠱文夫人,為館於其宮側,而振萬焉。(莊 28

. 3)

例 162 王巡貌守,號公為王宮于眸.王與之酒泉。(莊 21

. 1)

例 163 晉卻至如楚聘,且蒞盟。楚子享之,子反相,為地室而縣、焉。卻 至將登.金奏作於下,驚而走出。(成 12

. 4)

例 164 鄭伯有書酒,馬窟室.而夜飲酒,擊鐘焉。(襄 30

. 10)

例 165

及晏子如晉,公更其宅。反,則成矣。既拜,乃毀之.而為且室,

皆如其舊。(昭 3

. 3)

例 166 楚子...及即位,為章華之宮.納亡人以實之。(昭 7

. 2)

例 167 衛俟為靈臺于藉園,與諸大夫飲酒焉(哀 25

. 1)

可是,“馬"的這種用法在{左傳}中其實已經有了相應的動詞.如“築\“作"等: 例 168 宋皇國父為大宰.為平公築臺妨於農收。...子罕聞之,親執 扑,以行築者.而抉其不勉者,曰:吾儕小人皆有闡廬以辟燥濕 寒暑。今君為一臺而不速成,何以為役?" (襄 17

.

6)

例 169 楚子日.其為先君宮,告成事而已武非吾功也。"相 于河,作先君宮,告成事而遷。(宣 12

. 2)

例 170 外僕言曰:昔先大夫相先君適四國,未嘗不為壇。自是至今亦皆 循之。今子草舍,無乃不可乎? "子產曰:“大適小,則為壇; 小適大,苟舍而已,焉用壇? ...小適大有五惡:說其罪庚,請 其不足,行其政事,共其職貢,從其時命。不然,則重其幣自.

(17)

{左傳}動詞“馬"的語義語法問題 以賀其福而弔其凶,皆小國之禍也,焉用作壇以昭其禍?所以告 子孫,無昭禍焉可也。" (襄 28

. 8)

在第一例裹,築台者是皇國父.可是于罕卻說 u君為一臺"因為皇國父是在替 宋平公築臺。通過對該例句上下文的分析可知:當主語所表示的人只是該建築物 的所有者、而不是該建築物的施工者時,就不用相應的動詞而用“為\其餘兩例 的情況和第一例一樣。 這幾個例子所反映的語義語法問題,是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

(八)

{左傳}動詞“馬"的使用情況之豐富,本文限於篇幅,不能完全展現。但 是.本文所指出的三種關係卻可以用來統觀(左傳}動詞 ω 馬"的所有用例。 這三種關係的意義在於顯示了研究漢語動詞的一個基本方法,就是:確定一個動 詞作為研究對象以後,先找出那個動詞語義最明確的語法形式,再找出那個動詞 語義最不易確定的語法形式,然後觀察該動詞的所有處於那兩種形式之間的用例, 從中歸納其語義語法特徵,形成關於該動詞的語義語法判定規則。 本文開篇提出的問題是一一閱讀古代文獻時遇到多義字或多詞字,如何判定 它的語義?或者說多義字或多詞字的“多義.其生成條件是什麼?對於這個 問題.筆者的回答是: 1 、 如果已經對作為判定對象的詞語進行了全面的考察,歸納出了相關的語 義判定規則,那就按已有的判定規則處理。 2、 如果沒有對作為判定對象的詞語進行過全面考察,沒有歸納出相關的語 義判定規則.那就根據上下文的具體情況,做出一個儘量符合上下文的 “暫行判定"。所謂“暫行判定"意昧著判定者本人對該語義判定仍持保 留態度,以後還要進行考察研究.還有可能修訂;並且,對於他人提出 的不同意見,將虛心聽取,認真考慮。

2003 年 11 月 29 日

於京都向島客寓

(18)

主要參考文獻: 1、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1981 年。 2、 沈玉成: (左傳譯文)北京,中華書局。 1981 年。 3、 張 猛:((左傳〉謂語動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2003 年。 4、 張猛: (從〈左傳〉謂謂“出"的 91 種譯法看影響語法分析的若干因素)載{紀 念王力先生百年誕辰學術論文集)商務印書館。 2002 年 8 月。北京。 P143-151。 5、 張 猛: (關於〈左傳〉動詞“傷,的義項判定規則), (語吉學論叢}第 29 期(印 刷中)。商務印書館。 注:

1)

參{漢語水平詞彙與漢字等級大綱}甲級詞和甲級字。

2)

楊伯峻注.為同謂。{晉語五}作﹒變乎!女亦知吾望爾也乎?'可為此句注解。"

3)

楊伯峻注:﹒吉衛因此助嘟嘟也。若五百家徙走.衛將仇嘟嘟。"

4)

古今漢語用詞上的這種差異,在古代漢語的常用動詞上表現得尤其突出。參筆者 {從〈左傳〉謂詞‘出"的 91 種譯法看影響語法分析的若平因素}一文。

表 4 &lt;左傳}動詞“馬&#34;語義語法規則 1 的正例變例表 類型 主語 1 介詞 主語 2 (兼語) 動詞“為﹒的語義 賓語 正例 1 人名 以/使 人名 搶任 官名 正例 2 人名 以/使 擔任 官名 正例 3 人名 搶任 官名 變例 1 指稱性名詞/人稱代詞 搶任/成為/作為 官名 /是 變例 2 指稱性名詞/人稱代詞 (擔任) I 身為 身份名 變例 3 指稱性名詞/人稱代詞 身為/作為 最低身份名 變例 4 人名 以 指稱性名詞/人稱代詞 作為 身份名 變例 5 非人名、非指稱性名詞、

参照

関連したドキュメント

方法 理論的妥当性および先行研究の結果に基づいて,日常生活動作を構成する7動作領域より

噸狂歌の本質に基く視点としては小それが短歌形式をとる韻文であることが第一であるP三十一文字(原則として音節と対応する)を基本としへ内部が五七・五七七という文字(音節)数を持つ定形詩である。そ

的密碼,在半角英語字母 數字和符號中選擇兩種使 用。 ※下次登錄時使用這個密 碼,請不要忘記。.

Der Kaiser - so heißt es - hat Dir, dem Einzelnen, dem jämmerlichen Untertanen, dem winzig vor der kaiserlichen Sonne in die fernste Ferne geflüchteten Schatten, gerade Dir hat

−104−..

地図 9 “ソラマメ”の語形 語形と分類 徽州で“ソラマメ”を表す語形は二つある。それぞれ「碧豆」[pɵ thiu], 「蚕豆」[tsh thiu]である。

容易出现的误用情况归纳到位。以「広がる」&「広まる」的辨析为例。我们 可在 BCCWJ(Version 1.1)的「文字列検索」页面检索两词的用例,用「広 が」 「

 介護問題研究は、介護者の負担軽減を目的とし、負担 に影響する要因やストレスを追究するが、普遍的結論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