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検索結果がありません。

通 利 用 出 土 文 物 来 证 明 传 统 陆 路 交 通 主 线 经 由 西 夏 境 内, 西 夏 在 充 分 利 用 前 代 遗 留 的 交 通 路 线 的 同 时, 并 以 兴 庆 府 为 中 心 建 立 了 辐 射 四 周 的 发 达 交 通 路 线 第 三 章 西 夏 对 丝 绸 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シェア "通 利 用 出 土 文 物 来 证 明 传 统 陆 路 交 通 主 线 经 由 西 夏 境 内, 西 夏 在 充 分 利 用 前 代 遗 留 的 交 通 路 线 的 同 时, 并 以 兴 庆 府 为 中 心 建 立 了 辐 射 四 周 的 发 达 交 通 路 线 第 三 章 西 夏 对 丝 绸 之"

Copied!
6
0
0

読み込み中.... (全文を見る)

全文

(1)

满园春色独枝俏

——读杨富学、陈爱峰著《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

王东

——原刊《暨南史学》第 8 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年,第 499~507 页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近些年来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学术丛书, 2012 年 8 月由甘肃民族 出版社刊行的《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丛书》就是其中一个专题。专题含著作 10 部,分别为薛宗正著《回纥史初探》、张碧波、庄鸿雁著《萨满文化研究》、李翎著《藏传佛 教阿弥陀佛与观音像研究》、李经纬著《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辑解》(上下册)、[前苏联]谢 尔巴克(А. М. Щербак)著《十至十三世纪新疆突厥语文献语言语法概论》(李经纬译)、任 爱君著《辽朝史稿》、郑炳林主编《敦煌民族研究》、杨富学译《回鹘学译文集》、杨富学著 《中国北方民族历史文化论稿》和本文所述的杨富学、陈爱峰著《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 从以上简列的书目即可看出,丛书之作者均为学术界公认的行家里手。 西夏立国之时,正是西北地区强权林立之际,如何处理好与周边政权与民族的关系,一 直是西夏统治者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这一时期,西夏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关系交流也相 当频繁,不容忽视,故而,长期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之一。此前,杜建录曾就这 一问题进行述论,颇有开创之功。② 但因资料所囿及体例所限,内容主要以通史性描述为主, 未能就具体问题展开深入探究。近年,黑水城文献得到相继刊布,为西夏与周边关系的研究 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一书的出现,就是这一学术新潮流的产物。 该书共分为上编《丝路与商贸往来》、中编《宗教与文化交流》、下编《民族与民族关系》和 《附录》计 4 个部分,前冠丛书“缘起”、该书“前言”、史金波先生所撰之“序”及“目录”, 后附“主要参考文献”、“后记”,除缘起、前言、序及目录外,共 498 页,近 40 万字。读之 犹如体证满园春色中的花香,品之则如获干邑,既是杨氏与其高足耕耘史学多年培育出的一 枝嘉禾,亦是推动西夏学研究持续发展、长青之佳作。 观其内容安排,虽不见作者相关意图的介绍,然经济放在上编首先论述,继之以宗教文 化为中编,民族关系为下编,应是别有深意的。以鄙意揣之,主要是基于西夏在丝绸之路上 的重要地位而论及。下面按照这三部分,对于该著作略作介绍并兼作评论。 上编为“丝路与商贸往来”,分为七章。第一章《西夏与丝路关系研究之回顾》首先从 学界对西夏与丝绸之路的研究概况切入,分为“西夏在丝路中的地位与作用”、“西夏时期丝 路交通”、“西夏与丝路贸易”以及“西夏与丝绸之路的通阻”等四个问题,客观地指出了学 界研究的贡献与不足。作者以“西夏是否对丝路的畅通造成阻隔”这一热点问题为例,分析 此前学界关于该问题的论断,认为:“西夏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呈现出早期萧条、晚期繁荣的 特点。”这一论断无疑富有创见,有助于推进以往仅靠传世史籍所得来的粗浅认识;同时, 还指出丝绸之路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功能。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通过综合分析学界的研究成 果,提出了西夏文化关系方面的若干问题,不无启发意义。第二章《西夏的地理位置及其交 ①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晚唐五代河陇吐蕃聚落与社会格局研 究——以敦煌文献为中心(12YJCZH19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东(1980-),男,河南漯河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攻敦煌文献与 西北民族史。

(2)

通》利用出土文物来证明传统陆路交通主线经由西夏境内,西夏在充分利用前代遗留的交通 路线的同时,并以兴庆府为中心建立了辐射四周的发达交通路线。第三章《西夏对丝绸之路 的经营》利用黑水城文献《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以下简称《天盛律令》)否定了以往学界认 为“西夏阻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西夏时期丝绸之路仍然是畅通的”两种截然对立的观 点,认为需要根据当时政治背景去客观看待西夏对丝绸之路的影响。第四至六章分别考察了 西夏与回鹘、金朝、大食的贸易关系。《天盛律令》中有专门针对商贸经济的条例内容。这 三章内容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传世文献对西夏与其他政治势力贸易的记载匮乏,故这三章 的撰写主要依赖于出土文献,很多结论都是依据文书内容而得出,尤以《西夏与金朝的榷场 贸易》更为显著;二是巧妙地通过《天盛律令》的相关条例将实际、黑水城文献结合起来, 强化了对西夏与回鹘、金朝、大食贸易关系的联系与客观印证,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西夏时 期各方的贸易往来与经济关系,其学术意义无疑是重大的。第四章《西夏与回鹘之贸易》以 传世文献的记载为基本线索,辅以新疆、敦煌及内蒙古黑水城等地的考古资料,深入地剖析 了北宋朝时期西夏与回鹘的贸易关系,宏观把握宋夏矛盾对二者贸易关系的影响,认为由于 受到宋夏矛盾所囿,双方贸易不振;及至二者矛盾消失,加之西夏再有所推动,双方贸易就 会很快呈现出繁荣趋势。第五章《西夏与金朝的榷场贸易》可谓是上编的亮点之一,较为细 致地考察了英、俄所藏黑水城文献中的 17 件榷场文书,考订了日本学者佐藤贵保释读中的 不当之处,扩展至文书年代与性质,并讨论夏金榷场贸易中关于作为价值尺度的“绢”与“干 姜”以及“河西商户”等问题。第六章《西夏与大食之贸易》,论述了《天盛律令》卷 7《敕 禁门》中对于大食、回鹘与夏贸易关系的专门规定,西夏积极参与到丝路贸易中,表现出西 夏对大食贸易角色的重视,希望在宋夏对峙中借助大食之手获得更多物品,增强自身经济实 力。第七章《贡榷与西夏物产》利用史书零星所记西夏朝贡及榷场贸易物品,结合黑水城等 地出土的文献,尤其是夏金榷场贸易文书中所载内容,可见西夏物产的大致种类,值得注意 的是在西夏对外贸易的物品中来自他国,西夏与周边政权的频繁经济交往,不仅促进了本国 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周边民族经济的发展。 中编为“宗教与文化交流”,共分六章。第一章《回鹘文化对西夏的影响》指出西夏西 进之际,甘州回鹘及曹氏归义军政权中的回鹘军队成为抵御西夏的中坚力量。甘州回鹘政权 灭亡后,大部分民众成为西夏的属民,回鹘对西夏产生了更直接的影响。高昌回鹘与西夏间 则保持着较为密切的经济与宗教联系,吐鲁番出土的 10 余件西夏文佛教典籍残片即为其证。 回鹘僧人积极参与并主持了《西夏文大藏经》的翻译,回鹘的文字、艺术、习俗等方面对西 夏也造成了很大影响。第二章《西夏与高昌回鹘佛教艺术之关联》,作者独辟蹊径,通过高 昌石窟和敦煌石窟壁画为中心,从云童子受决经变、双头佛瑞像与供养菩萨行列、西夏石窟 中的龟兹式中心柱窟、回鹘妇女的桃形冠饰以及西夏壁画的色彩、构图、装饰性图案诸角度 讨论西夏与高昌回鹘佛教艺术的关系,考究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以印证文献记载的真实性。第 三章《西夏与辽金间的佛教关系》,因西夏统治者对佛教的大力扶持,使得境内佛教繁荣发 展,并成为辽朝僧俗各界向往的佛教圣地,《契丹藏》亦成为西夏校勘佛经的底本;夏金因 为政治上的友善,为佛教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即使在双方对峙时期,作为一个特 殊群体的僧人仍有机会扮演使臣或内应的角色,足以证明拥有佛教外衣的僧人是获得双方信 任的共同基础。第四章《西夏与印度间的佛教关系》,指出西夏统治者出于对佛教的崇信, 邀请印度僧人译经说法,进而考订印度高僧拶也阿难奈在西夏的活动。从中不难看出,出于 西夏统治者对佛教的敬信与推崇,印度佛教经由西夏辖区与中原乃至辽金间的交往较为自 由,西夏客观上充当了沟通中印文化交流的中介。第五章《西夏之五台山信仰》考述了西夏 境内北五台山寺的形成以及其作为皇家寺院用途的性质以及其地理位置,辨析了西夏境内北 五台山与宋境山西五台山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通过与辽朝、朝鲜、日本等地五台山信仰状况 的对比,进而指出西夏统治者敬信文殊菩萨却不能亲赴五台山朝拜,是导致五台山“北移”

(3)

夏境的根本原因。第六章《西夏“圣容寺”及相关问题》通过黑水城出土西夏文文献《严驾 西行烧香歌》中圣容寺及寺内盘禾瑞像判定圣容寺位于凉州,属于皇家寺院性质,而亦集乃 路的圣容寺与之非同一寺院,并进一步考察了西夏李仁孝于乾祐七年的西巡路线。这些研究 视野广阔,文献学、考古学、佛教学、历史学手法与资料兼而备之,纵横捭阖,新见纷呈, 鲜见出其右者。 下编为“民族与民族关系”,共分五章。第一章《西夏境内的民族与西夏对汉人的政策》 以黑水城文献为中心,辅以传世史书考察西夏境内的民族及其分布,对境内主体民族——汉 族的政策作了探究,西夏统治者虽然倾心于先进的汉族文化,但由于与汉人政权北宋长期为 敌,故其内心世界对汉族难以认同,时而会表现出狭隘的民族观。第二章《西夏境内的汉僧 及其地位》记载了西夏建国前后,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用西夏文翻译从中原宋朝输入的大 藏经——《开宝藏》,在前期的译经及后期的校经、施经活动中,都有许多汉僧与役其事, 加以中原佛教发展水平较高,故而汉传佛教对西夏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黑城出 土的西夏佛教物品与文献,尤其是西夏文法典《天盛律令》等文献的记载并结合史书可以看 出,汉僧在西夏社会中的地位不及同样作为异族的回鹘僧人和吐蕃僧人,原因在于汉人在西 夏境内社会地位低下以及宋夏矛盾导致的西夏统治者对汉人僧侣的戒备心理。第三章《西夏 人的尚武精神》,西夏人尚武,这种精神在西夏发展历程中曾扮演重要角色,突出表现在善 于骑射、恩仇必报、全民皆兵、宁折不弯四个方面,但随着儒学、佛教思想的逐步渗入与影 响,其尚武传统逐渐弱化了。第四章《西夏与沙州回鹘》主要与日本学者森安孝夫先生提出 的沙州回鹘归属高昌回鹘说进行辩论。自 1980 年以来,森安先生接连发表了多篇论文,提 出在 10 世纪左右,沙州归义军政权与高昌回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时沙州地区存在 着具有一定实力的回鹘集团,这一集团一直受高昌回鹘国的管理。① 此说在学术界影响很大, 几乎成为定论。然而,从敦煌石窟、出土文献以及史书的记载,却看不到 1067 年前西夏统 治敦煌的任何证据,而反证却比比皆是。有鉴于此,杨富学于十余年前即撰文指出在沙州归 义军政权于 1036 年亡于西夏以后,西夏并未对敦煌实施真正的统治,直到 1067 年,当时敦 煌的统治者实际上是沙州回鹘政权。② 本书对西夏与沙州回鹘关系的再探讨可以说是对以前 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深化。文中结合传世文献中关于西夏占领沙州以后 30 年间的记载,证明 了至少在 1067 年之前西夏并未完全确立在瓜沙的统治;利用回鹘文文献结合传世文献证实 了沙州回鹘政权存在形式,逐一驳斥了森安先生关于西州回鹘统治沙州之立论依据,进而认 定沙州回鹘是一独立政权,与高昌回鹘虽存在联系,但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政权组织。这一 问题不仅对敦煌历史,而且对敦煌石窟艺术的断代都是很关键的,故而一直深受学术界的关 注。杨富学和森安二位回鹘研究专家十余年来为此论辩再三,虽至今仍未达成一致意见,但 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使问题渐显明了。今天,学界越来越多地倾向于杨富学先生之沙州回 鹘国存在说,本人亦然。③ 第五章《西夏与克烈部的和亲》认为西夏皇室与克烈部首领的和 亲事迹虽不见汉文史籍,而黑水城西夏文文献《圣威平夷歌》所载“西夏王室与夷族头领亦 延台和亲”内容却契合了波斯文《史集》关于“客列亦台(karaidai)”的记载,真实可信, ① 森安孝夫,“ウイグルと敦煌”,《讲座敦煌 2 敦煌の历史》,东京:大东出版社,1980 年,第 297~ 338 页;“チベツト文字ご书かおたウイグル文佛教教理问答(P. t. 1292)の研究”,《大阪大学文学部纪要》 第 XXV 卷,1985 年,第 1~85 页;“敦煌と西ウイグル王国──トゥルファンからの书简と赠り物を中心 に──”,《东方学》第 74 号,1987 年,第 58~74 页;“沙州ウイゲル集团と西ウイゲル王国”,《内陆 アジア史研究》第 15 号,中央ユーラシァ学研究会,2000 年,第 21~35 页;Moriyasu Takao, The Sha-chou Uighurs and the West Uighur Kingdom, Acta Asiatica 78, 2000, pp. 28-48.

② 杨富学《沙州回鹘及其政权组织——沙州回鹘研究之一》,《1990 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史地 语文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 年,第 175~200 页;《西夏与回鹘势力在敦煌的兴替》,《西夏研 究》第 3 辑《西夏学第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37~143 页;Yang Fu-hsueh, On the Sha-chou Uighur Kingdom,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38-1, 1994, pp. 80-107。

(4)

使我们对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丰富了中国古代和亲史的内容。 《附录》包含有三部分内容,附录一《新世纪初国内西夏佛教研究回顾与展望》分别从 国内学界关于西夏文佛教概说、佛教文献、印经与版本、佛教史、西夏与周边佛教关系、石 窟艺术与考古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同时指出西夏佛教研究的前景,并提出当前国 内西夏佛教研究存在的诸多问题。附录二《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写本研究所西夏文文献之收藏 与研究》与附录三《冬宫博物馆藏西夏壁画的风格特征》分别为俄罗斯学者克恰诺夫(E. I. Kychanov)、萨玛秀克(K. Samosyuk)所撰论文,作者将此二文译成汉文,方便了国内学者 对国外最新学术动态的把握,这些又可为进一步认识西夏与周边关系提供便利,对全书结构 有补充作用。 通览全书可以发现,该书上中下三编的每一章内容,差不多都使用了黑水城(或敦煌吐 鲁番)出土文书、中原传世史籍两种材料,同时还有大量考古资料,围绕西夏与周边关系的 若干问题开展探究,得出了不少富有新意的结论,势必会有力地推动西夏史研究的深入开展, 正如史金波先生在序言中言:“比如西夏与丝绸之路的关系、西夏与回鹘之贸易、回鹘文化 对西夏的影响、西夏与回鹘势力在敦煌的兴替等内容,在借鉴前人成果基础上,又有新的考 论,令人耳目一新,提升了对西夏与回鹘关系的认知。”概而言之,无论是宏观理论的探讨, 还是微观的细节考订,都多有建树,为难得的上乘之作。 首先,该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出土文献与传世史籍的完美结合。由于出土文书具有第一手 资料的客观性特点,通过串联这些文书,不仅在史实细节考订方面多有推进,而且有助于解 决仅靠传世史籍所难得正解的问题,从而形成突破。依传世史籍记载,西夏的物产是极为贫 乏的。《旧唐书》卷 198《党项传》载西夏“不知稼穑,土无五谷”。元人所纂《辽史》卷 115 《西夏外纪》所载虽有进步,但也只是记载“土产大麦、荜豆、青稞、杨子、古子蔓、咸地 蓬实、苁蓉苗、小芜荑、席鸡草子、地黄叶、登厢草、沙葱、野韭、拒灰蓧、白蒿、咸地松 实”。然而,通过黑水城出土文献,西夏物产可得到更为全面的认识。如汉文《杂字》、西夏 文《文海》、《同音》、《同音文海宝韵合编》、《番汉合时掌中珠》、《天盛律令》中载有大量的 物品种类,虽不能断定这些均产自夏地,但至少可以断定西夏物产并非如传世史籍记载的那 种匮乏,种类也更繁多一些,补充了传统文献记载之阙。从作者对传世史籍的熟练使用可以 窥得其深厚的史学功底,我们发现该书中有关西夏史事,作者均将出土文献得心应手地嵌入 相关的历史背景中,显示了对史料的极高把握能力与熟稔,如《西夏与回鹘之贸易》、《西夏 与金朝的榷场贸易》、《回鹘文化对西夏的影响》、《西夏与高昌回鹘佛教艺术之关联》、《西夏 境内的汉僧及其地位》等章节皆以大量的传世史籍为基础材料,密切结合出土文书,通过细 绎史料,严谨缜密的考辨分析,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突出了作者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把 握宏观问题的能力。 其次,作者视野开阔,能够及时了解学界动态,获取中外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大凡欧 美、日本及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在本书中差不多都可得到反映,以使自己的研究始终立足 于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在这方面,《西夏与金朝的榷场贸易》对新资料、新问题的运用, 堪称其例。西夏长期受到宋朝的经济制裁,面对这一艰难局势,其统治者利用地理优势,主 动出击,积极开展与大食、辽金、回鹘等地的贸易。传统文献对夏金贸易记载匮乏,唯《俄 藏黑水城文献》收录有 15 件关于西夏与金朝榷场贸易的汉文文书,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无疑为学界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依据。日本学者佐藤贵保将其中的 12 件文书释读刊布,并 对其书写格式进行探究。① 本书作者在佐藤氏的基础上对 12 件文献进行重新释读,对佐藤 氏漏录与误录的文字进行补充与纠正,同时补录了佐藤氏遗漏的 3 篇文献。此章主体文字曾 ① [日]佐藤貴保《ロシァ蔵カラホト出土西夏文〈大方広仏華嚴経〉経帙文书の研究——西夏榷場 使関連漢文文書を中心に》,《東トルキスタン出土“胡漢文書”の総合調查》,平成 15 年度~17 年度科学 研究費補助金(基盤研究[B])研究成果報告書,2006 年,第 61~76 页。

(5)

于 2009 年发表,① 稍后,英藏黑水城文献又有与上述 15 件文书属于同组内容的另外两件文 献(编号分别为 Or. 12380-3638b 和 Or. 12380-3673V)披露。② 这一信息很快便在该书中得 到了反映。以 17 件文书的录文为基础,作者细致探讨了文书的年代与性质,以及作为价值 尺度的“绢”与“干姜”及其贸易物色等问题,将西夏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深 化了学界对夏金贸易问题的认识,可谓对国内外学界研究做到了非常及时的追踪,资料之全 面,看待问题的敏锐与深刻,皆非常人所能为之。 再次,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臻于完美。如语言学知识与历史问题的结合,下编第五 章《西夏与克烈部的和亲》关于《圣威平夷歌》中“亦延台”和《史集》“客列亦台”是否 为同一人问题,作者通过亦延台的西夏文拟音为[jalji thsj]与列亦台(karaidai)在读音上极 为相近,辅以客列亦台之女与西夏王子联姻之事同《圣威平夷歌》载“西夏王室与夷族头领 亦延台和亲”之事,即推断二者当为一人,将语言学的知识应用到历史的推测验证中。中编 《西夏与高昌回鹘佛教艺术之关联》将多学科综合运用发挥,首先两民族间的宗教文化交流 即涉及了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学科知识,推测敦煌莫高窟第 245 窟中的西夏编织纹与 宝珠火焰纹当系受高昌石窟艺术的影响而创作,双头佛瑞像之造像特征又涉及艺术学和宗教 学知识等,而西夏与回鹘女供养人的桃形冠饰则表现了在社会风俗习惯上的相互影响,并以 文献记载来佐证这种现象。正如史金波先生在“序”中所言:“举凡敦煌学、藏学、西夏学、 回鹘学,皆属带有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往往包含社会科学中的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 文献学、民族学、法律学、宗教学、社会学、文学等,甚至还涉及自然科学的天文学、历法 学、地理学、医学、建筑学以及纺织、印刷术等方面知识”(第 3 页)。 当然,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由于该著作诸多篇章都曾以论文的形式刊发,因 而在各章节编排衔接上存在着刀砍斧凿的痕迹,如上编第五章《西夏与金朝的榷场贸易》与 第七章《贡榷与西夏物产》讨论的主要问题均涉及榷场,且前者榷场文书中的物品在后者皆 有所述,因此将此两章相衔接则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榷场贸易形式及其物品的认识,文中却在 两章中间插入了《西夏与大食之贸易》一章,无形中隔裂了二章内容的连贯性。再如下编第 一章《西夏境内的民族与西夏对汉人的政策》与第二章《西夏境内的汉僧及其地位》,事实 上第二章所讨论的“汉僧及其地位”依然为第一章中所论的“西夏对汉人的政策”所涵盖, 虽该问题很有讨论的必要,但是在章节安排上若两章合二为一似乎更有效体现“西夏对汉人 的政策”之问题;第三章《西夏人的尚武精神》属文化方面的内容,而放在“民族与民族关 系”中亦显得有所欠妥。 其次,在个别问题上存在着或可商榷之处。上编第七章《榷场与西夏物产》中论及“正 是由于交换的需要,才导致私市屡禁不绝的现象出现,并且私市上的贸易物品大多是广大民 众所需之物,如盐、铁等。”而实际上,私市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如 西夏通过军事压力迫使宋同意私市,施昌言任环庆路经略使时,“亦禁私市,西人发兵压境, 昌言遣使问其所以来之故,西人言无他事,只为交易不通。使者惧私许之。”③ 私市贸易物 品的大多民用之论断实不可取,通过文献观之,可以清晰的发现军事物资乃为大宗,军事物 资走私所获利润无疑高于日用品。西夏占领河西之地后,对于宋朝而言,作为军事物资的战 马来源大大减少,于是,西夏以及西北诸族的马匹通过走私途径进入宋地,“[咸平二五年 (1002)二月]甲午,审刑院上秦州私贩马条例:‘自今一匹杖一百,十匹徒一年,二十匹加 一等,三十匹奏裁,其马纳官,以半价给告事人。’从之。”④ 宋政府对马匹走私者予以严惩, ① 杨富学、陈爱峰《黑水城出土夏金榷场贸易文书研究》,《中国史研究》2009 年第 2 期,第 77~99 页。 ② 参见许会玲《黑水城所出西夏汉文榷场文书考释》,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年 5 月。 ③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五宋哲宗元祐元年二月壬戌条,北京:中华书局,1995 年, 第 7854 页。

(6)

并推知当时走私马匹必然可攫取巨额利润。而金属不仅可以铸造货币,更可以应用到兵器制 作中,“盐铁使王明言:沿边岁运铜钱五千贯于灵州市马……戎人得钱悉销铸为器,郡国岁 铸钱,不能充其用,望罢去。”① 西夏通过获得宋朝金属不是应用到日常经济交往中,而是 销毁重铸为兵器,无疑壮大了军事力量,因此,作为军事战略物资铜、铁钱以及金属的流出 对宋而言是可怕的事情,“庆历初,阑出铜钱,视旧法第加其罪,钱千,为首者抵死。”② 由 是可知,马匹对宋来说是稀缺的,而铜对西夏而言更是急需的,二者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 双方军事力量的强弱对比,必为宋、夏政府所重视。因此,不可毫无根据地判断私市贸易物 品究竟是民用还是军用物品占主动地位。中编第三章《西夏与辽金间的佛教关系》中,作者 仅凭辽代佛寺出土的一枚西夏文“天祐宝钱”而推测为西夏僧人来此的遗留物,并得出夏辽 的佛教文化交流的结论。以一枚钱币而得出如此结论,有武断的嫌疑。作为文化交流的双向 性特征,这枚钱币的存在应该有多种因素,无法判定是由西夏僧人携带而来的。 再者,按照书中脚注编排的原则,一般是文献著作第一次出现时会将完整的出版信息标 示出来,以后出现只列出主要信息。该书在这方面尚有不规范之处。如第二章《西夏境内的 汉僧及其地位》中引用《西夏书事校证》中脚注时而完整的出版信息(如 294 页注释②、296 页注释③、313 页注释②),时而仅列出主要信息(如 295 页注释①);第三章《西夏人的尚 武精神》第 361 页注释⑥“辽宁人民美术出版社”,而到了 363 页注释②则又变成了“辽宁 美术出版社”,显然“人民”二字衍;第四章《西夏与沙州回鹘》第 338 页注释①缺乏《续 资治通鉴长编》的出版社信息;第五章《西夏与克烈部的和亲》第 376 页注释③初次出现时 已经写出完整的出版信息,但是 377 页注释②再次出现时候依然又出现完整出版信息,和其 他的文献注释体例不一。诸如此类,在其他章节也有所见,似与作者素来规范的学术风格不 符。抑或因各章执笔者不同所致,未可知也。 最后,书中还有一些错别字或表述不一致之处。错别字如第前言第 10 页第 6 行的“五 福寺”,按《甘肃省景泰县地名志》应作“五佛寺”,西夏学界多有写作“五福寺”者,但应 以地名志为准。再如,第 195 页第 9 行“义为”应作“意为”,第 196 页第 1 行“地域向(应 为‘相’)连”,第 284 页第 1 行“并且再(应为‘在’)中央设立汉官”,285 页“曾认(应 为‘任’)左都押衙兼行军司马”等;表述不一之例见于第 97 页:“其中粗褐、黄褐、白褐 等为西凉府...或镇夷郡商户出售.......的商品”,在 148 页写作“粗褐、黄褐、白褐、紫绮、蜜等当 为西夏产...的贸易物品”。“西凉府或镇夷郡”与“西夏”同耶异耶,恐需交代清楚。这些指摘 虽有吹毛求疵之嫌,但更规范、更严格的学术应是符合本书作者之追求的,谅不至于以为忤 也。 上列问题均属个人浅见,不一定正确,而且绝大多数都属技术性因素,瑕不掩瑜。杨富 学先生及其高足将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相完美结合,很好地诠释了“西夏与周边关系”的问 题,将相关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相信《西夏与周边关系研究》会为今后西夏史的研究 提供更多启示,并激励着更多的青年才俊参与到这项光荣而神圣的事业中来。正如史金波先 生在“序”中言:“西夏研究涉及门类很多,需要请很多学科的专家参加研究,集思广益, 通力合作,才能使西夏资料在更为广泛的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犹如专家会诊,各展 所长,互益互补,能突破旧囿,拓宽思路,获取新见。”(第 4 页)将西夏学进一步发扬光大。 ①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十一月壬申条,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第 559 页。 ② 《宋史》卷一八○《食货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第 4380 页。

参照

関連したドキュ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