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検索結果がありません。

A Study on Dun wu zhen zong lun : The Methods of Chanb Practice and the Influence of Shelun School on the Chan Practice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シェア "A Study on Dun wu zhen zong lun : The Methods of Chanb Practice and the Influence of Shelun School on the Chan Practice"

Copied!
29
0
0

読み込み中.... (全文を見る)

全文

(1)

A Study on Dun wu zhen zong lun : The Methods of Chanb Practice and the Influence of Shelun School on the Chan Practice

著者 黄 青萍

著者別名 HUANG Chingpin

journal or

publication title

INTERNATIONAL ZEN STUDIES

number 5

page range 59‑86

year 2020‑08

URL http://doi.org/10.34428/00012092

Creative Commons : 表示 ‑ 非営利 ‑ 改変禁止

(2)

摘要:

由於《頓悟真宗論》的內容,不但摘錄、綴集了許多早期禪宗文獻的文句,

由於《頓悟真宗論》的內容,不但摘錄、綴集了許多早期禪宗文獻的文句,

還援引了唯識學的理論,因此它的禪法呈現著多元又矛盾的特色。然而,這 還援引了唯識學的理論,因此它的禪法呈現著多元又矛盾的特色。然而,這 個多元又矛盾的禪法,其實隱含著《攝大乘論》「十勝相」的思想。為了闡 個多元又矛盾的禪法,其實隱含著《攝大乘論》「十勝相」的思想。為了闡 明這個主張,本文先從文章結構的分析著手,說明《頓悟真宗論》在禪法上 明這個主張,本文先從文章結構的分析著手,說明《頓悟真宗論》在禪法上 的多元與矛盾,再對於《攝大乘論》與「十勝相」作簡略的介紹,然後通過 的多元與矛盾,再對於《攝大乘論》與「十勝相」作簡略的介紹,然後通過 心性論、功夫論、境界論的哲學架構,重新建構《頓悟真宗論》的禪法,比 心性論、功夫論、境界論的哲學架構,重新建構《頓悟真宗論》的禪法,比 對出《頓悟真宗論》的禪法與「十勝相」的關聯。

對出《頓悟真宗論》的禪法與「十勝相」的關聯。

關鍵詞 :禪宗、頓悟真宗論、攝大乘論 關鍵詞 :禪宗、頓悟真宗論、攝大乘論

一、前言

 《頓悟真宗論》全名為《大乘開心顯性頓悟真宗論》,是一篇出土自敦煌藏  《頓悟真宗論》全名為《大乘開心顯性頓悟真宗論》,是一篇出土自敦煌藏 經洞的早期禪宗文獻。全文使用假設主客問答的體裁,闡述作者對頓悟法門 經洞的早期禪宗文獻。全文使用假設主客問答的體裁,闡述作者對頓悟法門 的理解。此論目前共有P.2162、S.4286、S.7850、S.9211、BD09690(坐11)

的理解。此論目前共有P.2162、S.4286、S.7850、S.9211、BD09690(坐11)

等 5 份寫卷,其中僅法藏P.2162號為完整的鈔本,其餘皆是殘卷 等 5 份寫卷,其中僅法藏P.2162號為完整的鈔本,其餘皆是殘卷11。。  關於作者的生平與師承問題,在P.2162號與S.4286號寫卷中,雖然抄寫著  關於作者的生平與師承問題,在P.2162號與S.4286號寫卷中,雖然抄寫著 首題、作者名與序文,但序文中描述作者生平的部分,被發現是摘錄自其他 首題、作者名與序文,但序文中描述作者生平的部分,被發現是摘錄自其他 文獻:《頓悟真宗金剛般若修行達彼岸法門要决》(以下簡稱《頓悟真宗要决》)

文獻:《頓悟真宗金剛般若修行達彼岸法門要决》(以下簡稱《頓悟真宗要决》)

的「劉無得敘錄」,因此可信度不高。所以本文將不討論這個問題,僅知作 的「劉無得敘錄」,因此可信度不高。所以本文將不討論這個問題,僅知作

《頓悟真宗論》的禪法特質

《頓悟真宗論》的禪法特質

─禪宗與攝論思想的交融

─禪宗與攝論思想的交融

黃 青萍 黃 青萍

臺灣・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助理敎授臺灣・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助理敎授

(3)

者慧光為唐代禪師,法名大照,是神會的弟子。

者慧光為唐代禪師,法名大照,是神會的弟子。

 至於成書年代的上限,則已被推測出來。因為此論被發現摘錄了唐玄宗《御  至於成書年代的上限,則已被推測出來。因為此論被發現摘錄了唐玄宗《御 注金剛般若經》中的三則注釋,而《御注金剛般若經》完成於唐朝開元23年 注金剛般若經》中的三則注釋,而《御注金剛般若經》完成於唐朝開元23年

(735),據此可知,《頓悟真宗論》必定撰寫於西元735年以後

(735),據此可知,《頓悟真宗論》必定撰寫於西元735年以後22。。

 自從《頓悟真宗論》被刊登於《大正藏》第85冊的古逸部(1932出版)以  自從《頓悟真宗論》被刊登於《大正藏》第85冊的古逸部(1932出版)以 來,已經有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其研究的課題,依序是作者與序文的爭議 來,已經有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其研究的課題,依序是作者與序文的爭議33、、 文獻來源的比對

文獻來源的比對44,以及宗派歸屬的探究,以及宗派歸屬的探究55。關於後兩項課題,筆者於2018。關於後兩項課題,筆者於2018 年11月10日至11日,在成都四川大學舉辦的第五屆「佛教文獻與文學國際學 年11月10日至11日,在成都四川大學舉辦的第五屆「佛教文獻與文學國際學 術研討論」中,曾就「《頓悟真宗論》綴集其他文獻的問題」,發表個人淺見。

術研討論」中,曾就「《頓悟真宗論》綴集其他文獻的問題」,發表個人淺見。

 《頓悟真宗論》綴集其他文獻的現象與問題,建立在學者們重要的研究成  《頓悟真宗論》綴集其他文獻的現象與問題,建立在學者們重要的研究成 果上。首先,《頓悟真宗論》的內容,將近一半篇幅是摘錄自其他文獻,如《頓 果上。首先,《頓悟真宗論》的內容,將近一半篇幅是摘錄自其他文獻,如《頓 悟真宗要决》、《楞伽師資記》、《大乘起世論》、《御注金剛般若經》、《大乘無 悟真宗要决》、《楞伽師資記》、《大乘起世論》、《御注金剛般若經》、《大乘無 生方便門》、《觀心論》、《修心要論》等其他敦煌禪籍。其次,因為這些文獻 生方便門》、《觀心論》、《修心要論》等其他敦煌禪籍。其次,因為這些文獻 分屬早期禪宗、北宗

分屬早期禪宗、北宗66、南宗等不同的派系,因此宗派的歸屬問題是一項受、南宗等不同的派系,因此宗派的歸屬問題是一項受 到注意的焦點。

到注意的焦點。

 在缺乏作者資料的前提下,筆者希望能從禪法的分析,來探究此論的宗派  在缺乏作者資料的前提下,筆者希望能從禪法的分析,來探究此論的宗派 歸屬問題。當時分列了心性論與修行方法兩點,整理出《頓悟真宗論》的禪 歸屬問題。當時分列了心性論與修行方法兩點,整理出《頓悟真宗論》的禪 法內容,發現此論雜糅了牛頭宗、東山法門、南宗、北宗的思想,因此它的 法內容,發現此論雜糅了牛頭宗、東山法門、南宗、北宗的思想,因此它的 禪法呈現出多元又衝突的特質。在會議中,經由評論人李幸玲的提點,而獲 禪法呈現出多元又衝突的特質。在會議中,經由評論人李幸玲的提點,而獲 得了寶貴的意見 :筆者的論文中所歸納的禪法,近似《攝大乘論》所描述的 得了寶貴的意見 :筆者的論文中所歸納的禪法,近似《攝大乘論》所描述的

「十勝相」。

「十勝相」。

 順著這個方向思考,原本矛盾衝突、膠著不明的幾項問題,似乎都有了解  順著這個方向思考,原本矛盾衝突、膠著不明的幾項問題,似乎都有了解 答。為了清楚地呈現這個問題,本文的研究方法如下 :首先,整理《頓悟真 答。為了清楚地呈現這個問題,本文的研究方法如下 :首先,整理《頓悟真 宗論》的文章結構,在序文、正文、後記的架構下,分析出各個部分的禪法 宗論》的文章結構,在序文、正文、後記的架構下,分析出各個部分的禪法 內容,藉以說明此論所呈現既多元又矛盾的禪法特質。其次,為闡述《頓悟 內容,藉以說明此論所呈現既多元又矛盾的禪法特質。其次,為闡述《頓悟 真宗論》對攝論思想的融攝,先簡略地介紹《攝大乘論》的內容,以及真心 真宗論》對攝論思想的融攝,先簡略地介紹《攝大乘論》的內容,以及真心 與妄心兩個宗派的立場,然後再解說《攝大乘論》的「十勝相」。最後,打 與妄心兩個宗派的立場,然後再解說《攝大乘論》的「十勝相」。最後,打 破此論在內容上,摘錄其他文獻與自己撰寫部分的界線,將它視為一份完整 破此論在內容上,摘錄其他文獻與自己撰寫部分的界線,將它視為一份完整

(4)

的文章,依心性論、功夫論、境界論的哲學架構,重新審視《頓悟真宗論》

的文章,依心性論、功夫論、境界論的哲學架構,重新審視《頓悟真宗論》

的禪法,藉以探究《頓悟真宗論》所隱含的攝論的思想。

的禪法,藉以探究《頓悟真宗論》所隱含的攝論的思想。

二、《頓悟真宗論》的文章結構及其內涵

 由於《頓悟真宗論》的內容,不僅綴集了許多不同的文獻,也包含了作者  由於《頓悟真宗論》的內容,不僅綴集了許多不同的文獻,也包含了作者 自己撰寫的部分,為了能清楚地釐清此論的禪法,本文將先整理出文章的結 自己撰寫的部分,為了能清楚地釐清此論的禪法,本文將先整理出文章的結 構,區分為序文、正文、後記三個部份後,再逐一歸納、分析,作為探究禪 構,區分為序文、正文、後記三個部份後,再逐一歸納、分析,作為探究禪 法內容的重要研究基礎。

法內容的重要研究基礎。

(一)序文與後記 1 .結構

 《頓悟真宗論》的寫作手法源於「辭賦」的體裁,創始於中國的戰國時期  《頓悟真宗論》的寫作手法源於「辭賦」的體裁,創始於中國的戰國時期77,, 興盛於漢朝時期。辭賦後來發展的各種形式中,有一個對問體,是通過人物 興盛於漢朝時期。辭賦後來發展的各種形式中,有一個對問體,是通過人物 的問答,逐漸開展哲理、揚主抑賓的寫作形式。

的問答,逐漸開展哲理、揚主抑賓的寫作形式。88在敦煌出土的早期禪宗文在敦煌出土的早期禪宗文 獻中,這種對問體曾被廣泛的利用,只是《頓悟真宗論》的狀況又較為複雜。

獻中,這種對問體曾被廣泛的利用,只是《頓悟真宗論》的狀況又較為複雜。

 乍見此論,似乎只有「序文」與「正文」(問答)兩個部分,但是仔細閱讀、

 乍見此論,似乎只有「序文」與「正文」(問答)兩個部分,但是仔細閱讀、

比較後,卻發現《頓悟真宗論》的第一組問答應該列入「序文」,而最後一 比較後,卻發現《頓悟真宗論》的第一組問答應該列入「序文」,而最後一 個問句則是文章收尾的「後記」。

個問句則是文章收尾的「後記」。

 所謂「序文」,是寫在「正文」前面,用以陳述作品主旨、寫作過程的說  所謂「序文」,是寫在「正文」前面,用以陳述作品主旨、寫作過程的說 明文字。《頓悟真宗論》的「序文」其實包括三個部份 :第一個部分是卷首「夫 明文字。《頓悟真宗論》的「序文」其實包括三個部份 :第一個部分是卷首「夫 大道融心,顯實一理,前後賢聖,唯趣此門」,至「一切學者,但求其解,

大道融心,顯實一理,前後賢聖,唯趣此門」,至「一切學者,但求其解,

不求自證,若欲修習大乘者,不解安心,定知悟(誤)矣」的一段文字,共 不求自證,若欲修習大乘者,不解安心,定知悟(誤)矣」的一段文字,共 約228字。此處由作者撰寫,說明了此論法門的重要性,並提及攝妄歸真的 約228字。此處由作者撰寫,說明了此論法門的重要性,並提及攝妄歸真的 修行方法與三昧境界,是能理解本論禪學思想的重要依據,筆者暫名為「序 修行方法與三昧境界,是能理解本論禪學思想的重要依據,筆者暫名為「序 文一」。

文一」。

 第二個部分則是自「時有居士,俗性(姓)李,名惠光,是雍州長安人也。

 第二個部分則是自「時有居士,俗性(姓)李,名惠光,是雍州長安人也。

法名大照,不顧榮利,志求菩提」,至「庶將未悟者願令得悟,未安者願令 法名大照,不顧榮利,志求菩提」,至「庶將未悟者願令得悟,未安者願令

(5)

得安,未解脫者願令解脫」的一段文字,共約133字。這個段落摘錄自P.2799 得安,未解脫者願令解脫」的一段文字,共約133字。這個段落摘錄自P.2799 號《頓悟真宗要决》的「劉無得敘錄」,雖然記載了作者慧光的生平、師承、

號《頓悟真宗要决》的「劉無得敘錄」,雖然記載了作者慧光的生平、師承、

寫作緣由,但因為是對「劉無得敘錄」的改寫,所以可信度並不高,筆者暫 寫作緣由,但因為是對「劉無得敘錄」的改寫,所以可信度並不高,筆者暫 名為「序文二」。

名為「序文二」。

 第三個部份就是原卷的第一組問答,但被筆者歸納為序文,內容是「居士  第三個部份就是原卷的第一組問答,但被筆者歸納為序文,內容是「居士 問曰 :佛法幽玄,凡人不惻(測)。文字浩汗,意義難知。請問禪師法要,

問曰 :佛法幽玄,凡人不惻(測)。文字浩汗,意義難知。請問禪師法要,

暫辭方便,直往直言,不棄俗流,幸無秘密」,與「大照禪師答 :善哉!善哉!

暫辭方便,直往直言,不棄俗流,幸無秘密」,與「大照禪師答 :善哉!善哉!

觀汝所問,菩薩根基,似欲純熟。吾長身四十有五,入道以來二十有餘,未 觀汝所問,菩薩根基,似欲純熟。吾長身四十有五,入道以來二十有餘,未 曾有人問斯意義。汝有何事?復決何疑?直問直說,不假煩言。」的問答,

曾有人問斯意義。汝有何事?復決何疑?直問直說,不假煩言。」的問答,

共約102字。

共約102字。

 這一組問答也是摘錄、改寫自《頓悟真宗要决》,但是《頓悟真宗要决》

 這一組問答也是摘錄、改寫自《頓悟真宗要决》,但是《頓悟真宗要决》

寫本的傳鈔,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在《頓悟真宗要决》的 6 件寫本中,僅P.2799 寫本的傳鈔,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在《頓悟真宗要决》的 6 件寫本中,僅P.2799 與P.3922保有卷首,兩者中只有被稱為「縈主簿本」的P.2799號才有「劉無 與P.3922保有卷首,兩者中只有被稱為「縈主簿本」的P.2799號才有「劉無 得敘錄」,而P.3922號並沒有。

得敘錄」,而P.3922號並沒有。

 「劉無得敘錄」是一篇單獨成立的序文,簡述了作者智達禪師的生平與撰  「劉無得敘錄」是一篇單獨成立的序文,簡述了作者智達禪師的生平與撰 寫動機,最後題上劉無得的落款。這份敘錄,只見於P.2799號中,並且被《頓 寫動機,最後題上劉無得的落款。這份敘錄,只見於P.2799號中,並且被《頓 悟真宗論》作者改寫後,摘錄於文章中,即是筆者歸為「序文二」的部分。

悟真宗論》作者改寫後,摘錄於文章中,即是筆者歸為「序文二」的部分。

 在沒有「劉無得敘錄」的P.3922號寫本中,《頓悟真宗要决》的第一組問答,

 在沒有「劉無得敘錄」的P.3922號寫本中,《頓悟真宗要决》的第一組問答,

其實就是一份「序文」。因為它藉由「琰問智達禪師」的發問,以及「智達 其實就是一份「序文」。因為它藉由「琰問智達禪師」的發問,以及「智達 禪師答曰」的回答,闡述了本文的寫作緣由與主旨。在辭賦的對問體中,這 禪師答曰」的回答,闡述了本文的寫作緣由與主旨。在辭賦的對問體中,這 是屬於說明的文字,相當於「序文」的地位。因此,筆者也將《頓悟真宗論》

是屬於說明的文字,相當於「序文」的地位。因此,筆者也將《頓悟真宗論》

中,「居士問曰」、「大照禪師答」的段落,視為序文,暫名為「序文三」。

中,「居士問曰」、「大照禪師答」的段落,視為序文,暫名為「序文三」。

 至於「後記」,則是寫在文章後面,用以陳述寫作主旨、經過,或補充內  至於「後記」,則是寫在文章後面,用以陳述寫作主旨、經過,或補充內 容的說明文字。根據程正的說明,最後一個問句出自《頓悟真宗要决》,只 容的說明文字。根據程正的說明,最後一個問句出自《頓悟真宗要决》,只 是漢文傳本尾缺,無由得見,必須對照P.tib.116號藏文傳本,方可得知 是漢文傳本尾缺,無由得見,必須對照P.tib.116號藏文傳本,方可得知99。。  而這最後一個問句,之所以沒有相應的答句,或許因為它也是用以補充說  而這最後一個問句,之所以沒有相應的答句,或許因為它也是用以補充說 明的文字。最後一個問句的內容,用意在宣傳本論是「正真無上菩提」之法,

明的文字。最後一個問句的內容,用意在宣傳本論是「正真無上菩提」之法,

能「頓斷世緣」,故又稱為「大解脫論」。若遇到「合聖意」、「福重之人」,

能「頓斷世緣」,故又稱為「大解脫論」。若遇到「合聖意」、「福重之人」,

(6)

則可傳與此法,「同霑此福」;若所遇者是不合「聖意」的「非人」,則「不 則可傳與此法,「同霑此福」;若所遇者是不合「聖意」的「非人」,則「不 可傳之,恐將傍(謗)毀佛法之慧」。所以,筆者以為最後一個問句,當為「後記」。

可傳之,恐將傍(謗)毀佛法之慧」。所以,筆者以為最後一個問句,當為「後記」。

 至此,筆者區分出「序文一」、「序文二」、「序文三」、「後記」等四個部分,

 至此,筆者區分出「序文一」、「序文二」、「序文三」、「後記」等四個部分,

其中只有「序文一」是作者自撰,並且論及禪理與禪法,而「序文二」、「序 其中只有「序文一」是作者自撰,並且論及禪理與禪法,而「序文二」、「序 文三」、「後記」都是摘錄自《頓悟真宗要决》,內容只是敘述作者生平、說 文三」、「後記」都是摘錄自《頓悟真宗要决》,內容只是敘述作者生平、說 法緣由、護持傳法的說明文字。由此可知,《頓悟真宗論》雖然摘錄了許多《頓 法緣由、護持傳法的說明文字。由此可知,《頓悟真宗論》雖然摘錄了許多《頓 悟真宗要决》的文句,但都以不涉及禪法的內容為主,似乎是一種自覺性的 悟真宗要决》的文句,但都以不涉及禪法的內容為主,似乎是一種自覺性的 選擇。

選擇。

2 .重要思想

 在「序文」與「後記」中,論及禪法思想的部分,只有作者自己撰寫的「序  在「序文」與「後記」中,論及禪法思想的部分,只有作者自己撰寫的「序 文一」。對於「序文一」的內容,筆者區分出三個重點,並發現它雜糅了達 文一」。對於「序文一」的內容,筆者區分出三個重點,並發現它雜糅了達 摩禪、牛頭宗、東山法門、南宗的立場,已顯現出多元又矛盾的禪法特質。

摩禪、牛頭宗、東山法門、南宗的立場,已顯現出多元又矛盾的禪法特質。

( 1 )大乘安心

 作者以「大道融心,顯實一理」開啟全文,貌似受到《絕觀論》「大道沖虛」

 作者以「大道融心,顯實一理」開啟全文,貌似受到《絕觀論》「大道沖虛」

之說的影響。但是,《絕觀論》融合了老莊思想,要旨在說明「道」的本體 之說的影響。但是,《絕觀論》融合了老莊思想,要旨在說明「道」的本體 是「沖虛」、「幽微寂寞」,不可「心會」、不可「言詮」,屬於本體論的建構。

是「沖虛」、「幽微寂寞」,不可「心會」、不可「言詮」,屬於本體論的建構。

此外,《絕觀論》還強調「不須立心」、「不須強安」等立場,這些都與達摩 此外,《絕觀論》還強調「不須立心」、「不須強安」等立場,這些都與達摩 禪法相異。

禪法相異。

 而《頓悟真宗論》在「序文一」與「後記」,都一再強調「大乘安心」的  而《頓悟真宗論》在「序文一」與「後記」,都一再強調「大乘安心」的 立場。首先,「序文一」的最後一句,將《楞伽師資記・宋朝求那跋陀羅三 立場。首先,「序文一」的最後一句,將《楞伽師資記・宋朝求那跋陀羅三 藏傳》的「有求大乘者,若不先學安心,定知誤矣!」的句子,改寫為「若 藏傳》的「有求大乘者,若不先學安心,定知誤矣!」的句子,改寫為「若 欲修習大乘者,不解安心,定知悟(誤)矣」。

欲修習大乘者,不解安心,定知悟(誤)矣」。

 其次,「後記」最後一句的「默心自知,妄念不生,我所心滅」,則與《修  其次,「後記」最後一句的「默心自知,妄念不生,我所心滅」,則與《修 心要論》的「了然守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之說相同,可見《頓悟真 心要論》的「了然守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之說相同,可見《頓悟真 宗論》的禪法,還是以達摩至弘忍一系為主。

宗論》的禪法,還是以達摩至弘忍一系為主。

(7)

( 2 )攝妄歸真

 「攝妄歸真」是「序文一」中引人深思的一句。乍見之,似與《二入四行論》

 「攝妄歸真」是「序文一」中引人深思的一句。乍見之,似與《二入四行論》

的「捨妄歸真」

的「捨妄歸真」1010相同 ;詳查之,則知兩者有異。相同 ;詳查之,則知兩者有異。

 達摩禪的「捨妄歸真」以《楞伽經》

 達摩禪的「捨妄歸真」以《楞伽經》1111為依據,主張自心的本性清淨,只為依據,主張自心的本性清淨,只 是被無明妄想所覆蓋,因此無法顯現出它的光明,只要能「捨妄歸真」、「凝 是被無明妄想所覆蓋,因此無法顯現出它的光明,只要能「捨妄歸真」、「凝 住壁觀」,便能證悟「無自無他,凡聖等一」的境界。因此,「捨妄歸真」只 住壁觀」,便能證悟「無自無他,凡聖等一」的境界。因此,「捨妄歸真」只 以真心為依,「妄」只是覆蓋真如心的無明煩惱,捨之、拂之便可。

以真心為依,「妄」只是覆蓋真如心的無明煩惱,捨之、拂之便可。

 然而《頓悟真宗論》卻使用了「攝」這個字,「攝」有「收入」、「持有」

 然而《頓悟真宗論》卻使用了「攝」這個字,「攝」有「收入」、「持有」

的意思,與「捨」字的放開、消除意義相反。因此「攝妄歸真」的「攝妄」

的意思,與「捨」字的放開、消除意義相反。因此「攝妄歸真」的「攝妄」

並非是消除妄想之意,而是攝持著「妄心」,將之轉歸為「真心」。所以,「攝 並非是消除妄想之意,而是攝持著「妄心」,將之轉歸為「真心」。所以,「攝 妄歸真」一句,雖然貌似達摩的「捨妄歸真」說,但卻是唯識思想的觀點。

妄歸真」一句,雖然貌似達摩的「捨妄歸真」說,但卻是唯識思想的觀點。

( 3 )禪定觀心

 《頓悟真宗論》在修習方法上,仍堅持禪定的工夫,要修道者「注意觀心」、

 《頓悟真宗論》在修習方法上,仍堅持禪定的工夫,要修道者「注意觀心」、

「常入甚深禪定」,歷經「久習不已」後,自然能達到「任運三昧」、「無邊三

「常入甚深禪定」,歷經「久習不已」後,自然能達到「任運三昧」、「無邊三 昧」、「無寂三昧」、「不思議三昧」、「法性三昧」的境界。

昧」、「無寂三昧」、「不思議三昧」、「法性三昧」的境界。

 由此可知,《頓悟真宗論》作者雖以神會弟子自居,但其禪法似乎仍以達  由此可知,《頓悟真宗論》作者雖以神會弟子自居,但其禪法似乎仍以達 摩以來至東山法門的早期禪為主,重視安心之法,常修禪定觀心。只是「攝 摩以來至東山法門的早期禪為主,重視安心之法,常修禪定觀心。只是「攝 妄歸真」一句,明顯地與達摩禪相異,傾向唯識的思想,這是「序文一」中 妄歸真」一句,明顯地與達摩禪相異,傾向唯識的思想,這是「序文一」中 最重要的問題。

最重要的問題。

(二)正文的四大部分 1 .結構

 《頓悟真宗論》除去序文與後記,正文部分的問答便有74組。這74組問答,

 《頓悟真宗論》除去序文與後記,正文部分的問答便有74組。這74組問答,

從「問曰 :夫欲入道者,當修何法?看何法?證何法?求何法?悟何法?得 從「問曰 :夫欲入道者,當修何法?看何法?證何法?求何法?悟何法?得 何法?而趣菩提?」開始,到「問曰 :『《楞伽經》云 :遠離覺、所覺。此義 何法?而趣菩提?」開始,到「問曰 :『《楞伽經》云 :遠離覺、所覺。此義 如何?』答曰 :『覺念不生,其心安泰。』」結束。

如何?』答曰 :『覺念不生,其心安泰。』」結束。

 74組的問答中,參雜著摘錄其他的文獻,以及作者自己撰寫的部分。雖然  74組的問答中,參雜著摘錄其他的文獻,以及作者自己撰寫的部分。雖然

(8)

看似混亂,但可以再區分出四個部分,分別是 : 看似混亂,但可以再區分出四個部分,分別是 :

一、前 7 組問答。(包含 1 組《起世論》問答,並援引《楞伽師資記》。)

一、前 7 組問答。(包含 1 組《起世論》問答,並援引《楞伽師資記》。)

二、摘錄《大乘起世論》部分 :第 8 組─第49組問答。(共42組問答)

二、摘錄《大乘起世論》部分 :第 8 組─第49組問答。(共42組問答)

三、自撰唯識思想部分 :第50組─第65組問答。(共16組問答)

三、自撰唯識思想部分 :第50組─第65組問答。(共16組問答)

四、綴集其他文獻部分 :第66組─第74組問答。(共 9 組問答)

四、綴集其他文獻部分 :第66組─第74組問答。(共 9 組問答)

 從內容的分類可以發現,「摘錄《大乘起世論》部分」占了逾一半的篇幅,

 從內容的分類可以發現,「摘錄《大乘起世論》部分」占了逾一半的篇幅,

而作者「自撰唯識思想」部分次之,至於「綴集其他文獻」部分並不多。

而作者「自撰唯識思想」部分次之,至於「綴集其他文獻」部分並不多。

 筆者在歸納、分析這些資料時,原本只是想釐清《頓悟真宗論》如何綴集  筆者在歸納、分析這些資料時,原本只是想釐清《頓悟真宗論》如何綴集 被摘錄的文獻?它們在文章中的分量是多少?在禪宗的領域中,受到哪個宗 被摘錄的文獻?它們在文章中的分量是多少?在禪宗的領域中,受到哪個宗 派的影響較多?但仔細閱讀後卻發現,《頓悟真宗論》的內容,參雜了許多 派的影響較多?但仔細閱讀後卻發現,《頓悟真宗論》的內容,參雜了許多 禪宗的早期文獻,尤其是在敦煌被發現的,因此融合了各家宗派的禪法特點,

禪宗的早期文獻,尤其是在敦煌被發現的,因此融合了各家宗派的禪法特點,

如達摩禪、牛頭宗、東山法門、南宗、北宗等,雖比重不同,卻兼而有之。

如達摩禪、牛頭宗、東山法門、南宗、北宗等,雖比重不同,卻兼而有之。

 然而,這些宗派的禪法,在部分理論與修習方法上卻是對立的,於此多元  然而,這些宗派的禪法,在部分理論與修習方法上卻是對立的,於此多元 且矛盾的禪法之上,作者又融攝了唯識學的理論。究竟作者有何想法?在選 且矛盾的禪法之上,作者又融攝了唯識學的理論。究竟作者有何想法?在選 擇、摘錄、綴集這些文章時,如何融攝這些矛盾、對立的佛法?這是筆者試 擇、摘錄、綴集這些文章時,如何融攝這些矛盾、對立的佛法?這是筆者試 圖探究的問題,以下將先就正文的四大部分,進行簡單的介紹與分析。

圖探究的問題,以下將先就正文的四大部分,進行簡單的介紹與分析。

2 .重要思想

( 1 )前 7 組問答

 在比對《大乘起世論》與《頓悟真宗論》時,筆者發現了一個小問題,但  在比對《大乘起世論》與《頓悟真宗論》時,筆者發現了一個小問題,但 卻具有重要的意義。《頓悟真宗論》對《大乘起世論》的摘錄,是從《大乘 卻具有重要的意義。《頓悟真宗論》對《大乘起世論》的摘錄,是從《大乘 起世論》的第 3 組問答開始,一直到第49組問答。雖然部分內容略有不同,

起世論》的第 3 組問答開始,一直到第49組問答。雖然部分內容略有不同,

但問答順序是一致的,只有第 4 、 5 、 6 的問答被合併、改寫,並調整順序,

但問答順序是一致的,只有第 4 、 5 、 6 的問答被合併、改寫,並調整順序,

放在前面。

放在前面。

 這個被合併、改寫、調整順序的問答,就是《頓悟真宗論》的第 7 組問答,

 這個被合併、改寫、調整順序的問答,就是《頓悟真宗論》的第 7 組問答,

由於答句的內容與《大乘起世論》有很大的差異,因此筆者將它列入「前 7 由於答句的內容與《大乘起世論》有很大的差異,因此筆者將它列入「前 7

(9)

組問答」中。這個部分所呈現的禪法,也是相互矛盾、條理不明,但隨著全 組問答」中。這個部分所呈現的禪法,也是相互矛盾、條理不明,但隨著全 文的逐一展開,將會漸次明朗。以下筆者分出三項重點,略作說明。

文的逐一展開,將會漸次明朗。以下筆者分出三項重點,略作說明。

a.無道可修

 《頓悟真宗論》第 1 組問答,就是宣說「一法不看,亦無所求。一法不證,

 《頓悟真宗論》第 1 組問答,就是宣說「一法不看,亦無所求。一法不證,

亦無有得。一法不悟,亦無道可修,即是菩提」的主張。乍見這「無道可修」

亦無有得。一法不悟,亦無道可修,即是菩提」的主張。乍見這「無道可修」

的禪法,便覺與《絕觀論》的「一法不斷,一法不得,即為聖也」之說相似,

的禪法,便覺與《絕觀論》的「一法不斷,一法不得,即為聖也」之說相似,

但卻與「序文一」提出的攝妄歸真、禪定觀心之法扞格不入。

但卻與「序文一」提出的攝妄歸真、禪定觀心之法扞格不入。

 詳細探究《絕觀論》「無道可修」的禪法,可以發現兩篇文獻的差別。《絕  詳細探究《絕觀論》「無道可修」的禪法,可以發現兩篇文獻的差別。《絕 觀論》以「無心」為前提,認為眾生在「無心」中立心,所以才有妄想。如 觀論》以「無心」為前提,認為眾生在「無心」中立心,所以才有妄想。如 果立了心,就要「安心」,就是「有心」,這是「乖道」的,違背道的本質,

果立了心,就要「安心」,就是「有心」,這是「乖道」的,違背道的本質,

因此主張「一法不斷、一法不得」。

因此主張「一法不斷、一法不得」。

 但是反觀《頓悟真宗論》,在「安心」的前提下,既言「真性」、又言「妄  但是反觀《頓悟真宗論》,在「安心」的前提下,既言「真性」、又言「妄 心」,並強調「心不起」的實踐方法。因此,《頓悟真宗論》的第一組問答雖 心」,並強調「心不起」的實踐方法。因此,《頓悟真宗論》的第一組問答雖 言「無道可修」,但與《絕觀論》的禪法並不相同。

言「無道可修」,但與《絕觀論》的禪法並不相同。

b.萬法各有自性,心不起即離

 在《頓悟真宗論》的第 3 組至第 6 組的問答中,連續討論「云何真性」、「云  在《頓悟真宗論》的第 3 組至第 6 組的問答中,連續討論「云何真性」、「云 何自性」、「自性從何而生」、「云何離自性」等問題。

何自性」、「自性從何而生」、「云何離自性」等問題。

 「真性」,乃真心之性,是「不起心,常無相清淨」的。而「自性」,則是「見  「真性」,乃真心之性,是「不起心,常無相清淨」的。而「自性」,則是「見 聞知覺,四大及一切法等」的「各有自性」。此萬法之自性,是「從妄心生」,

聞知覺,四大及一切法等」的「各有自性」。此萬法之自性,是「從妄心生」,

只要「心不起」,即能離萬法的自性。

只要「心不起」,即能離萬法的自性。

 「不起心」是早期禪宗文獻中所倡導的修行方法,如《修心要論》、《頓悟  「不起心」是早期禪宗文獻中所倡導的修行方法,如《修心要論》、《頓悟 真宗要决》、《大乘無生方便門》等。只是早期禪宗比較著重於方法的對治,

真宗要决》、《大乘無生方便門》等。只是早期禪宗比較著重於方法的對治,

並不討論妄心、妄念的發生原因。而對於萬法「自性」是妄的問題,屬於唯 並不討論妄心、妄念的發生原因。而對於萬法「自性」是妄的問題,屬於唯 識學的思想重點,因此,在「妄心」的問題上,《頓悟真宗論》的作者明顯 識學的思想重點,因此,在「妄心」的問題上,《頓悟真宗論》的作者明顯 地受到唯識學的影響,這與作者援引唯識思想的部分相互吻合。

地受到唯識學的影響,這與作者援引唯識思想的部分相互吻合。

(10)

c.心是道、心是理

 《頓悟真宗論》的第 7 組問答,是將《大乘起世論》第 4 、 5 、 6 組的問  《頓悟真宗論》的第 7 組問答,是將《大乘起世論》第 4 、 5 、 6 組的問 答融合為一,並援以《楞伽師資記・宋朝求那跋陀羅三藏傳》中論述「理心」

答融合為一,並援以《楞伽師資記・宋朝求那跋陀羅三藏傳》中論述「理心」

的部分,深入討論「心」、「理」、「道」的意義與關係。第 7 組問答的內容如 的部分,深入討論「心」、「理」、「道」的意義與關係。第 7 組問答的內容如 下,而引文中被劃上底線者,就是《楞伽師資記》的內容 :

下,而引文中被劃上底線者,就是《楞伽師資記》的內容 : 問曰 :云何是道?云何是理?云何是心?

問曰 :云何是道?云何是理?云何是心?

答曰 :

答曰 :心是道,心是理心是道,心是理,則是心。心外無理,理外無心。,則是心。心外無理,理外無心。心能平等,名之為「理」。心能平等,名之為「理」。

理照能明,名之為「心」。心理平等,名之「佛心」。

理照能明,名之為「心」。心理平等,名之「佛心」。得此理者,得此理者,不見生死不見生死,, 凡聖無異,境智無二。理事俱融,染淨一如

凡聖無異,境智無二。理事俱融,染淨一如。如理真照,無非是道。自他俱離,。如理真照,無非是道。自他俱離,

一切行、一時行,亦無前後,亦無中間。縛解自在,稱之為「道」。

一切行、一時行,亦無前後,亦無中間。縛解自在,稱之為「道」。

 「心能平等,名之為理」,是就心之體而言,「理」即真如本性,是平等清  「心能平等,名之為理」,是就心之體而言,「理」即真如本性,是平等清 淨的 ;「理能照明,名之為心」,是就心之用而言,「心」即眾生自心,能照 淨的 ;「理能照明,名之為心」,是就心之用而言,「心」即眾生自心,能照 明了知 ;「心理平等,名之為佛心」,則是體用不二,即此自心就是本性清淨、

明了知 ;「心理平等,名之為佛心」,則是體用不二,即此自心就是本性清淨、

圓融明照的。能悟得自心本來清淨者,便能「不見生死」,了知「凡聖無異」、

圓融明照的。能悟得自心本來清淨者,便能「不見生死」,了知「凡聖無異」、

「境智無二」,達到「理事俱融」、「染淨一如」的解脫境界,此即是「道」。

「境智無二」,達到「理事俱融」、「染淨一如」的解脫境界,此即是「道」。

 第 7 組問答的內容,似乎解釋了「序文一」的首句「大道融心,顯實一理」

 第 7 組問答的內容,似乎解釋了「序文一」的首句「大道融心,顯實一理」

的文句,並且強調了達摩禪的傳統,與牛頭宗劃出明顯的界線。

的文句,並且強調了達摩禪的傳統,與牛頭宗劃出明顯的界線。

( 2 )摘錄《大乘起世論》部分

 在《頓悟真宗論》中,「摘錄《大乘起世論》」的部分是第 8 組至49組的問  在《頓悟真宗論》中,「摘錄《大乘起世論》」的部分是第 8 組至49組的問 答。它的內容偏向修行方法的傳授,雖然兩份文獻的內容略有差異,但因本 答。它的內容偏向修行方法的傳授,雖然兩份文獻的內容略有差異,但因本 文以剖析《頓悟真宗論》禪法為主,所以不會比對兩篇文獻的內容。

文以剖析《頓悟真宗論》禪法為主,所以不會比對兩篇文獻的內容。

 這42組的問答中,依然呈現著多元又矛盾的禪法特質 :雖然以南宗為主,

 這42組的問答中,依然呈現著多元又矛盾的禪法特質 :雖然以南宗為主,

卻又雜糅了牛頭宗、北宗的禪法。筆者依問答次序,歸納出六個重點,進行 卻又雜糅了牛頭宗、北宗的禪法。筆者依問答次序,歸納出六個重點,進行 簡單的介紹與說明。

簡單的介紹與說明。

(11)

a.心不起是順正理,直心不著二邊是順道

 第 8 、9 組的問答延續著前文對於「心、理、道」的闡述,進一步說明「心  第 8 、9 組的問答延續著前文對於「心、理、道」的闡述,進一步說明「心 不起」,就是順理 ;「直心不著二邊」,就是順道。但是「心不起」與「直心」

不起」,就是順理 ;「直心不著二邊」,就是順道。但是「心不起」與「直心」

分別是北宗與南宗的禪法特色,在《六祖壇經》中反對北宗的「坐看淨心」、

分別是北宗與南宗的禪法特色,在《六祖壇經》中反對北宗的「坐看淨心」、

「不動不起」,並且主張「於一切時中,行住坐臥,常行直心」即為「一行三

「不動不起」,並且主張「於一切時中,行住坐臥,常行直心」即為「一行三 昧」,意即順著本性清淨的真如心,於念而不念即是三昧,執著不起心才是「障 昧」,意即順著本性清淨的真如心,於念而不念即是三昧,執著不起心才是「障 道因緣」。

道因緣」。

 但若再追溯這些禪法的源頭,可以發現「心不起」與「直心」均出自《大  但若再追溯這些禪法的源頭,可以發現「心不起」與「直心」均出自《大 乘起信論》。論中立眾生心有真如、生滅二門,要讓生滅心由「不覺」而「覺」

乘起信論》。論中立眾生心有真如、生滅二門,要讓生滅心由「不覺」而「覺」

的方法,就是「離此妄心」,使「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即見真如心,

的方法,就是「離此妄心」,使「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即見真如心,

然後眾生只要依此真如自體發心,就是「直心」。

然後眾生只要依此真如自體發心,就是「直心」。1212

b.行分別是妄心,不分別是自心

 《頓悟真宗論》才提到「直心」,卻又在第10至12組問答中,從「妄心」談  《頓悟真宗論》才提到「直心」,卻又在第10至12組問答中,從「妄心」談 入道的方法,言「行分別是妄心,不分別是自心」。《頓悟真宗論》認為「妄」,

入道的方法,言「行分別是妄心,不分別是自心」。《頓悟真宗論》認為「妄」,

是眾生不識自心,不知道自心是不起分別的,所以有了分別心,並且產生種 是眾生不識自心,不知道自心是不起分別的,所以有了分別心,並且產生種 種境界與顛倒。唯有「識自心」、不起分別,才是「正智」。

種境界與顛倒。唯有「識自心」、不起分別,才是「正智」。

 「識自本心」、「見性成佛」雖然是《六祖壇經》的禪法,但是慧能並非以  「識自本心」、「見性成佛」雖然是《六祖壇經》的禪法,但是慧能並非以 對治妄心為手段,來達到「識自本心」的目的。慧能是直指人心的,直指世 對治妄心為手段,來達到「識自本心」的目的。慧能是直指人心的,直指世 人本有菩提般若之智,人的本性原本就是念念不住,不須強求不起念,只要 人本有菩提般若之智,人的本性原本就是念念不住,不須強求不起念,只要 對於一切外境不染著,於念而不念,就是真如本性。

對於一切外境不染著,於念而不念,就是真如本性。1313

 至於神會的《壇語》雖亦言「妄心不起」,但卻是扣緊「定慧等」學的理論,

 至於神會的《壇語》雖亦言「妄心不起」,但卻是扣緊「定慧等」學的理論,

強調他所說的「妄」,是「細妄」,是「心聞說菩提,起心取菩提」、「聞說淨,

強調他所說的「妄」,是「細妄」,是「心聞說菩提,起心取菩提」、「聞說淨,

起心取淨」的「法縛」、「法見」。

起心取淨」的「法縛」、「法見」。1414因此,《頓悟真宗論》的禪法與南宗仍然因此,《頓悟真宗論》的禪法與南宗仍然 有差別,並非直指人心,而是通過對治妄心,而領悟真心的方法。

有差別,並非直指人心,而是通過對治妄心,而領悟真心的方法。

c.無道可求,正智與妄想俱不可得

 在第13至24組問答中,問答的焦點從妄心與自心的二分,收束為眾生「本  在第13至24組問答中,問答的焦點從妄心與自心的二分,收束為眾生「本

(12)

來實無妄想」,因為「妄想」是世尊「隨眾生意說」,才「假立妄想法」,但 來實無妄想」,因為「妄想」是世尊「隨眾生意說」,才「假立妄想法」,但 眾生「若識正智,即無妄想」。由於「本來即無妄」,所以「不斷一物,亦無 眾生「若識正智,即無妄想」。由於「本來即無妄」,所以「不斷一物,亦無 道可求」。

道可求」。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方法,從「妄心」的「行分別」,收束至「識自心」、「識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方法,從「妄心」的「行分別」,收束至「識自心」、「識 正智」,然後在第23組問答中,提出妄想與正智「俱不可得」的主張。由此 正智」,然後在第23組問答中,提出妄想與正智「俱不可得」的主張。由此 看來,《頓悟真宗論》與《大乘起世論》雖然看似援引了牛頭宗「一法不斷、

看來,《頓悟真宗論》與《大乘起世論》雖然看似援引了牛頭宗「一法不斷、

一法不得」的禪法,但實際上是先正確的觀察自心後,才逐步明白本無妄想 一法不得」的禪法,但實際上是先正確的觀察自心後,才逐步明白本無妄想 之理,最後連正智的執著也必須拋除,因此而說「無道可求」。所以,《頓悟 之理,最後連正智的執著也必須拋除,因此而說「無道可求」。所以,《頓悟 真宗論》對於「無道可修」的看法,與《絕觀論》並不相同。

真宗論》對於「無道可修」的看法,與《絕觀論》並不相同。

d.得無分別智,即動而起寂

 延續「二俱不可得」之說,在第25至27組問答提出了「得無分別智,即動  延續「二俱不可得」之說,在第25至27組問答提出了「得無分別智,即動 而起寂」的主張。這一段的內容,先提出聖人「不分別」之說,然後引導出 而起寂」的主張。這一段的內容,先提出聖人「不分別」之說,然後引導出

「得無分別智」的論點。接著,在第27組問答中,說明得到「無分別智」的

「得無分別智」的論點。接著,在第27組問答中,說明得到「無分別智」的 方法,只是這個方法竟然是北宗的「看處看淨心」:修道者要看「心起處」,

方法,只是這個方法竟然是北宗的「看處看淨心」:修道者要看「心起處」,

覺知「心從本以來清淨,不被外緣所染」,並見因緣「亦空」、「亦非空」。因 覺知「心從本以來清淨,不被外緣所染」,並見因緣「亦空」、「亦非空」。因 此,眾生必須「不壞世間法而入涅槃」,在「分別中」,得到「無分別智」,

此,眾生必須「不壞世間法而入涅槃」,在「分別中」,得到「無分別智」,

這就是「即動而起寂」。

這就是「即動而起寂」。

 「即動而起寂」是《頓悟真宗論》作者新增的內容,意指自心在起心動念時,

 「即動而起寂」是《頓悟真宗論》作者新增的內容,意指自心在起心動念時,

便能發揮本性寂照的作用,能體悟緣起性空之理,這就是「不壞世間法而入 便能發揮本性寂照的作用,能體悟緣起性空之理,這就是「不壞世間法而入 涅槃」的境界,確實是南宗明心見性的思想特質。

涅槃」的境界,確實是南宗明心見性的思想特質。

e.引導眾生,令入一乘之心

 在結束對涅槃境界的詮釋後,第28至33的組問答則提出「引導眾生,令入  在結束對涅槃境界的詮釋後,第28至33的組問答則提出「引導眾生,令入 一乘之心」的主張。雖然佛教有種種「出世間法」,但那些都是「無量善巧 一乘之心」的主張。雖然佛教有種種「出世間法」,但那些都是「無量善巧 方便」,其目的在於引導眾生遠離小乘、趣入大乘。而十方佛土中,只有「心」

方便」,其目的在於引導眾生遠離小乘、趣入大乘。而十方佛土中,只有「心」

這個大乘法是「一乘法」。

這個大乘法是「一乘法」。

 三界唯心,以「心」為入道之門,乃唯識學與如來藏說的共法,其差別在  三界唯心,以「心」為入道之門,乃唯識學與如來藏說的共法,其差別在

(13)

於唯識學以妄心為主,如來藏說以真心為主。而《頓悟真宗論》作者雖然在 於唯識學以妄心為主,如來藏說以真心為主。而《頓悟真宗論》作者雖然在 第50組問答後,援引了唯識思想的內容,但自始自終,都貫徹著真心的立場。

第50組問答後,援引了唯識思想的內容,但自始自終,都貫徹著真心的立場。

f.心知無染,一心不可得

 最後的第34至49組問答,以「心知」自性的「無染」,作為頓悟的基礎,

 最後的第34至49組問答,以「心知」自性的「無染」,作為頓悟的基礎,

並強調「一心不可得」的超越。首先,此心「從本以來,無染無著」,因此 並強調「一心不可得」的超越。首先,此心「從本以來,無染無著」,因此 只要「了見心空無所有」,便是「心是一乘」的方法 ;其次,因為「心知無染」,

只要「了見心空無所有」,便是「心是一乘」的方法 ;其次,因為「心知無染」,

所以能見「心空無所有」而「悟心」。第三,眾生「悟心」後,便可「朝凡 所以能見「心空無所有」而「悟心」。第三,眾生「悟心」後,便可「朝凡 暮聖」,頓悟成佛,離六道苦 ;第四,此心是「無形體」的,「畢竟不可得」,

暮聖」,頓悟成佛,離六道苦 ;第四,此心是「無形體」的,「畢竟不可得」,

因此聖人心「不起一念」、「不見一物」,甚至連「一心」也「不可得」。

因此聖人心「不起一念」、「不見一物」,甚至連「一心」也「不可得」。

 在心上立「知」,是神會思想的重要特色。《壇語》中,神會反對「作意攝  在心上立「知」,是神會思想的重要特色。《壇語》中,神會反對「作意攝 心」的看心法,主張心是「無住處」的,所以「不得凝心住」。所謂「無住」

心」的看心法,主張心是「無住處」的,所以「不得凝心住」。所謂「無住」

即是「寂靜」的本體,這就是「定」;而此寂靜的本體有「自然智」,「能知 即是「寂靜」的本體,這就是「定」;而此寂靜的本體有「自然智」,「能知 本寂靜體」,這就是慧,所以說「知心無住」、「知心空寂」。

本寂靜體」,這就是慧,所以說「知心無住」、「知心空寂」。1515

 以上便是摘錄自《大乘起世論》的內容,其禪法特色呈現多元又矛盾的傾  以上便是摘錄自《大乘起世論》的內容,其禪法特色呈現多元又矛盾的傾 向,雖然以南宗為主,卻雜糅了其他早期禪宗與北宗的禪法,由於這些宗派 向,雖然以南宗為主,卻雜糅了其他早期禪宗與北宗的禪法,由於這些宗派 的修習方法相異,所以此論也看似處處矛盾。

的修習方法相異,所以此論也看似處處矛盾。

( 3 )自撰唯識思想部分

 《頓悟真宗論》第50組的問答,闡明「理」是「一物不屬」的,與第 7 組  《頓悟真宗論》第50組的問答,闡明「理」是「一物不屬」的,與第 7 組 論「心、理、道」之說前後呼應。接下來第51至64組問答,便是由作者自己 論「心、理、道」之說前後呼應。接下來第51至64組問答,便是由作者自己 撰寫,援引唯識思想的部分,依序共有三大議題 :一、八識惑心,了心知空 ; 撰寫,援引唯識思想的部分,依序共有三大議題 :一、八識惑心,了心知空 ; 二、轉識成智,速成三身 ;三、詮釋三種三寶。

二、轉識成智,速成三身 ;三、詮釋三種三寶。

a.八識惑心,了心知空

 在第51組的問答中,闡述「八識惑心,了心知空」的主張。由於「一切眾  在第51組的問答中,闡述「八識惑心,了心知空」的主張。由於「一切眾 生以八識而轉,不得自在」,所以略述八識,以此「了心」。「識」者,「了別」

生以八識而轉,不得自在」,所以略述八識,以此「了心」。「識」者,「了別」

也,當五根與五塵相應時,由第六意識起分別,而薰於第七末那識,並執取 也,當五根與五塵相應時,由第六意識起分別,而薰於第七末那識,並執取

(14)

轉薰第八識賴耶中積聚的「諸業種子」,此即「藏」。

轉薰第八識賴耶中積聚的「諸業種子」,此即「藏」。

 面對「八識惑亂」,該「了心」呢?如欲將「識藏」轉成淨因,必須通過「正  面對「八識惑亂」,該「了心」呢?如欲將「識藏」轉成淨因,必須通過「正 觀」,思考諸識「從何而得」,如「眼見色,眼因緣空」,而「眼因緣空,即 觀」,思考諸識「從何而得」,如「眼見色,眼因緣空」,而「眼因緣空,即 是色空」。了解六識對外境的攀緣作用後,明白緣起性空之理,並體悟「空 是色空」。了解六識對外境的攀緣作用後,明白緣起性空之理,並體悟「空 即無分別」。此後,第六意識便能於「分別而無分別」,第七識亦能「欲執而 即無分別」。此後,第六意識便能於「分別而無分別」,第七識亦能「欲執而 無所執」,第八識將再無「薰習雜染種子」,「不愛生死」、「湛然常住」,攝妄 無所執」,第八識將再無「薰習雜染種子」,「不愛生死」、「湛然常住」,攝妄 歸真。

歸真。

b.轉識成智,速成三身

 在第52至57組問答中,闡述了「轉識成智,速成三身」的主張。首先,這  在第52至57組問答中,闡述了「轉識成智,速成三身」的主張。首先,這 一連串問題的開端是 :「佛有三身,從何而得?」答案是 :「從八識而得。」

一連串問題的開端是 :「佛有三身,從何而得?」答案是 :「從八識而得。」

在簡單說明與八識、四智的關係後,對於轉識成智的解釋,援引了北宗《大 在簡單說明與八識、四智的關係後,對於轉識成智的解釋,援引了北宗《大 乘無生方便門》以「五根是惠門」、「意根是智門」的主張,作為轉淨前六識 乘無生方便門》以「五根是惠門」、「意根是智門」的主張,作為轉淨前六識 的根據。

的根據。

 五識即五根,而「五根者,即惠門」,雖能「照觸前境」,卻也能做到「無  五識即五根,而「五根者,即惠門」,雖能「照觸前境」,卻也能做到「無 妄染」,所以稱為「妙觀察智」;第六意識又稱意根,即是「智門」,只要能 妄染」,所以稱為「妙觀察智」;第六意識又稱意根,即是「智門」,只要能 勤於覺察,照見「識無分別」,便能「成就智慧」,故曰「成所作智」;當轉「意」

勤於覺察,照見「識無分別」,便能「成就智慧」,故曰「成所作智」;當轉「意」

成「惠」時,因「惠能照明」,所以第七末那識就「更無執取」,「自然無憎 成「惠」時,因「惠能照明」,所以第七末那識就「更無執取」,「自然無憎 無愛,一切法悉皆平等」,故稱「平等性智」;由是,第八阿賴耶識中的種子 無愛,一切法悉皆平等」,故稱「平等性智」;由是,第八阿賴耶識中的種子

「悉皆清淨」、「藏中即空」,「猶如明鏡懸於空中,一切萬象悉皆中現」,故曰

「悉皆清淨」、「藏中即空」,「猶如明鏡懸於空中,一切萬象悉皆中現」,故曰

「大圓鏡智」。

「大圓鏡智」。

 解釋完「轉識成智」之後,旋即說明四智三身,並強調「欲令求佛」,當「先  解釋完「轉識成智」之後,旋即說明四智三身,並強調「欲令求佛」,當「先 修法身」。所謂「法身」,即第八識轉成的「大圓鏡智」,因為賴耶已成就「一 修法身」。所謂「法身」,即第八識轉成的「大圓鏡智」,因為賴耶已成就「一 切無漏功德,圓滿義足」,「猶如世間明鏡」,雖現法相卻能無分別。而「報身」

切無漏功德,圓滿義足」,「猶如世間明鏡」,雖現法相卻能無分別。而「報身」

就是第七識轉成的「平等性智」,因「妄心既盡」,所以「平等性成」,可以 就是第七識轉成的「平等性智」,因「妄心既盡」,所以「平等性成」,可以 成就「萬行」。至於「化身」,即前六識轉成的「成所作智」與「妙觀察智」,

成就「萬行」。至於「化身」,即前六識轉成的「成所作智」與「妙觀察智」,

由於「六根無染」,所以能「廣度眾生」,「自離離他」,令眾生「同解而修因」。

由於「六根無染」,所以能「廣度眾生」,「自離離他」,令眾生「同解而修因」。

 在三身之中,由「法身」流出「報身」,又由「報身」流出「化身」與「三  在三身之中,由「法身」流出「報身」,又由「報身」流出「化身」與「三

(15)

藏等教十二部經」,所以應「先修法身」,以悟得「妙有妙無,中道正觀」之 藏等教十二部經」,所以應「先修法身」,以悟得「妙有妙無,中道正觀」之 理。既見「法身」,則當知自心「從無始以來,常違法故」,所以須得殷勤用 理。既見「法身」,則當知自心「從無始以來,常違法故」,所以須得殷勤用 意,使妄心清淨,便是「報身」。由於「法身本有報身」,真心即三藏等教 意,使妄心清淨,便是「報身」。由於「法身本有報身」,真心即三藏等教 十二部經,所以現種種身,此名為「化身」。

十二部經,所以現種種身,此名為「化身」。

c.釋三種三寶

 在第58至63組問答中,詮釋「三種三寶」的概念。這個部分,雖非唯識思  在第58至63組問答中,詮釋「三種三寶」的概念。這個部分,雖非唯識思 想的內涵,但延續著「先修法身」的主張,而續說三種三寶,其焦點在於「真 想的內涵,但延續著「先修法身」的主張,而續說三種三寶,其焦點在於「真 心體」的建立,據此可以推測,《頓悟真宗論》所隱含的唯識思想,傾向於 心體」的建立,據此可以推測,《頓悟真宗論》所隱含的唯識思想,傾向於 真心的立場。

真心的立場。

 所謂「寶」,即「不在內外,亦無中間」的「第一義」,也就是「真心體」。

 所謂「寶」,即「不在內外,亦無中間」的「第一義」,也就是「真心體」。

因其「無有秤量,無直(值)無價」,故稱為「如意無價寶珠」。而三種三寶,

因其「無有秤量,無直(值)無價」,故稱為「如意無價寶珠」。而三種三寶,

則是此真心的體、相、用。

則是此真心的體、相、用。

 「一體三寶」,就「真心體」而言 :覺性清淨,名為「佛寶」;圓滿具足,

 「一體三寶」,就「真心體」而言 :覺性清淨,名為「佛寶」;圓滿具足,

名為「法寶」;一體一味,名為「僧寶」。「別相三寶」,就「自身」而言 :即 名為「法寶」;一體一味,名為「僧寶」。「別相三寶」,就「自身」而言 :即 此自身,名為「佛寶」;自欲修行,名為「法寶」;四大五蔭和合,名為「僧 此自身,名為「佛寶」;自欲修行,名為「法寶」;四大五蔭和合,名為「僧 寶」。「住持三寶」,就廣度眾生而言 :扶上接下,名為「佛寶」;隨意說法,

寶」。「住持三寶」,就廣度眾生而言 :扶上接下,名為「佛寶」;隨意說法,

名為「法寶」;與眾無諍,善巧方便,名為「僧寶」。

名為「法寶」;與眾無諍,善巧方便,名為「僧寶」。

( 4 )綴集其他文獻部分

 在最後第69至74的問答中,綴集了多種文獻,就其來源與內容的差異,可  在最後第69至74的問答中,綴集了多種文獻,就其來源與內容的差異,可 區分出四項重點 :一、援引《老經》與改寫自《御注金剛經》部分 ;二、援 區分出四項重點 :一、援引《老經》與改寫自《御注金剛經》部分 ;二、援 引北宗思想部分 ;三、摘錄《觀心論》、《楞伽師資記》部分 ;四、摘錄《頓 引北宗思想部分 ;三、摘錄《觀心論》、《楞伽師資記》部分 ;四、摘錄《頓 悟真宗要决》與引述《楞伽經》部分。

悟真宗要决》與引述《楞伽經》部分。

a.援引《老經》與改寫自《御注金剛經》部分

 在第65至68組問答中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與李氏唐朝相關。首先,李氏  在第65至68組問答中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與李氏唐朝相關。首先,李氏 唐朝為宣揚正統,自稱為老子的後裔,因而崇尚道教。在第65組問答中,便 唐朝為宣揚正統,自稱為老子的後裔,因而崇尚道教。在第65組問答中,便

(16)

附和了《道德經》之語,言「佛道無為而無不為」,但《頓悟真宗論》仍然 附和了《道德經》之語,言「佛道無為而無不為」,但《頓悟真宗論》仍然 堅守三界唯心的立場,並不是以道為本。

堅守三界唯心的立場,並不是以道為本。

 接下來的第66至68組的問答,則是改寫自唐玄宗《御注金剛經》的注釋,

 接下來的第66至68組的問答,則是改寫自唐玄宗《御注金剛經》的注釋,

它的禪法與「摘錄《大乘起世論》」部分相符。先就經云 :「一切法皆從此經 它的禪法與「摘錄《大乘起世論》」部分相符。先就經云 :「一切法皆從此經 出」,論「心」即「經」。因自心「圓照無礙」,故能「自修」、能「化物」。

出」,論「心」即「經」。因自心「圓照無礙」,故能「自修」、能「化物」。

而所謂「化物」,即「廣為人說」般若之法,故經云 :「荷擔如來」。然而,「眾 而所謂「化物」,即「廣為人說」般若之法,故經云 :「荷擔如來」。然而,「眾 生」自性「本來清淨」,若能「觀生本空」,則「有何可度」,若言度者,即 生」自性「本來清淨」,若能「觀生本空」,則「有何可度」,若言度者,即 著度相。

著度相。

b.援引北宗思想部分

 第69與70組的問答中,隱含著北宗的思想。首先,延續著對《金剛經》的  第69與70組的問答中,隱含著北宗的思想。首先,延續著對《金剛經》的 詮釋,第69組問答模仿了《大乘無生方便門》的通經方法,言「金剛者,是 詮釋,第69組問答模仿了《大乘無生方便門》的通經方法,言「金剛者,是 色心 ;般若者,清淨也 ;波羅者,達彼岸也 ;密者,到也。」以為「金剛般 色心 ;般若者,清淨也 ;波羅者,達彼岸也 ;密者,到也。」以為「金剛般 若密」即色心清淨,到達彼岸的意思。繼之,再次強調「心不起」、「如如不 若密」即色心清淨,到達彼岸的意思。繼之,再次強調「心不起」、「如如不 動」即「無來無去」的「無為法」,與前文「佛道無為而無不為」相呼應。

動」即「無來無去」的「無為法」,與前文「佛道無為而無不為」相呼應。

c.摘錄《觀心論》、《楞伽師資記》部分

 第71與72組的問答以修習方法為主,分別摘錄自《觀心論》、《楞伽師資記》

 第71與72組的問答以修習方法為主,分別摘錄自《觀心論》、《楞伽師資記》

等文獻。首先,第71組問答引用《觀心論》中討論《溫室經》七物洗浴功德 等文獻。首先,第71組問答引用《觀心論》中討論《溫室經》七物洗浴功德 的部分,但用更簡潔的方法重新詮釋,認為只需「身心清淨、不起貪嗔」即 的部分,但用更簡潔的方法重新詮釋,認為只需「身心清淨、不起貪嗔」即 是洗浴七物。

是洗浴七物。

 其次,第72組的問答援引了《觀心論》與《楞伽師資記》兩份文獻,說明  其次,第72組的問答援引了《觀心論》與《楞伽師資記》兩份文獻,說明 制三毒、發五心、攝六度的方法。對於貪嗔癡三毒,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 制三毒、發五心、攝六度的方法。對於貪嗔癡三毒,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 切善、誓(度)一切眾生。對於五蔭要發五種下心,尊敬一切眾生,作聖賢 切善、誓(度)一切眾生。對於五蔭要發五種下心,尊敬一切眾生,作聖賢 想、國王想、師僧想、父母想、曹主想 ;而對於已身,則作凡夫想、百姓想、

想、國王想、師僧想、父母想、曹主想 ;而對於已身,則作凡夫想、百姓想、

弟子想、男女想、奴婢想。

弟子想、男女想、奴婢想。

 至於六度的修習,作者再度引用《楞伽師資記・宋朝求那跋陀羅三藏傳》

 至於六度的修習,作者再度引用《楞伽師資記・宋朝求那跋陀羅三藏傳》

的內容,以真如心的體用之說,廣攝六度,如「大寂不動,萬行自然」是精 的內容,以真如心的體用之說,廣攝六度,如「大寂不動,萬行自然」是精

(17)

進,「繁興妙寂,法身自現」是禪定。而此處的援用,正好與第 7 組問答前 進,「繁興妙寂,法身自現」是禪定。而此處的援用,正好與第 7 組問答前 後呼應。

後呼應。

d.摘錄《頓悟真宗要决》與引述《楞伽經》部分

 最後,第73與74組的問答,分別是摘錄自《頓悟真宗要决》對於禪師循循  最後,第73與74組的問答,分別是摘錄自《頓悟真宗要决》對於禪師循循 善誘的感謝,以及作者對於《楞伽經》:「遠離覺所覺」經文的詮釋。

善誘的感謝,以及作者對於《楞伽經》:「遠離覺所覺」經文的詮釋。

 《頓悟真宗論》雖然摘錄了許多《頓悟真宗要决》的文句,但都不涉及禪  《頓悟真宗論》雖然摘錄了許多《頓悟真宗要决》的文句,但都不涉及禪 修方法的內容。第73組的問答也是準備收束全文的對話,問者以「俗流向來 修方法的內容。第73組的問答也是準備收束全文的對話,問者以「俗流向來 問答」都是「心生惱亂」,感謝禪師「布施歡喜」。而禪師則加以勸誡 :如果 問答」都是「心生惱亂」,感謝禪師「布施歡喜」。而禪師則加以勸誡 :如果 沒有疑問,「不須強問法」。如果刻意「廣求見解」,反而失去本道。除非實 沒有疑問,「不須強問法」。如果刻意「廣求見解」,反而失去本道。除非實 有「疑滯」,就須「勤問」。

有「疑滯」,就須「勤問」。

 最後,以《楞伽經》「遠離覺所覺」一句,再度強調「覺念不生,其心安泰」

 最後,以《楞伽經》「遠離覺所覺」一句,再度強調「覺念不生,其心安泰」

的「安心」、「不起心」禪法,似乎暗示了達摩「楞伽印心」的傳統。

的「安心」、「不起心」禪法,似乎暗示了達摩「楞伽印心」的傳統。

三、《攝大乘論》的十勝相與《頓悟真宗論》的禪法

 只從文獻綴集與文章結構的問題進行分析,對於《頓悟真宗論》禪法的研  只從文獻綴集與文章結構的問題進行分析,對於《頓悟真宗論》禪法的研 究,將會得到多元又矛盾的結論。但是,如果以心性論、功夫論、境界論的 究,將會得到多元又矛盾的結論。但是,如果以心性論、功夫論、境界論的 哲學方法研究,便會發現《頓悟真宗論》的禪法有其獨立的體系,不僅近似 哲學方法研究,便會發現《頓悟真宗論》的禪法有其獨立的體系,不僅近似

《攝大乘論》「十勝相」(或稱十相殊勝殊勝語)的主張,並且傾向真諦一系

《攝大乘論》「十勝相」(或稱十相殊勝殊勝語)的主張,並且傾向真諦一系 的真心說。以下,將就《攝大乘論》的十勝相與《頓悟真宗論》的禪法,進 的真心說。以下,將就《攝大乘論》的十勝相與《頓悟真宗論》的禪法,進 行簡單的說明與分析。

行簡單的說明與分析。

(一)《攝大乘論》及其十勝相 1 .《攝大乘論》與攝論宗的真心說

 無著菩薩所造的《攝大乘論》,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或稱唯識學派)的  無著菩薩所造的《攝大乘論》,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或稱唯識學派)的 早期的著作,在中國有三個漢譯本,分別由元魏的佛陀扇多、陳朝的真諦、

早期的著作,在中國有三個漢譯本,分別由元魏的佛陀扇多、陳朝的真諦、

唐代的玄奘等三人翻譯。根據印順的分析,雖然這三種譯本卷數有異,但是 唐代的玄奘等三人翻譯。根據印順的分析,雖然這三種譯本卷數有異,但是

参照

関連したドキュメント

2 Combining the lemma 5.4 with the main theorem of [SW1], we immediately obtain the following corollary.. Corollary 5.5 Let l > 3 be

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global asymptotic stability properties of switched systems subject to internal constant point delays, while the matrices defining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existence and some properties of disease-free and endemic equilibrium points of a SVEIRS model subject to an eventual constant regular vaccination

Classical definitions of locally complete intersection (l.c.i.) homomor- phisms of commutative rings are limited to maps that are essentially of finite type, or flat.. The

Yin, “Global existence and blow-up phenomena for an integrable two-component Camassa-Holm shallow water system,” 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vol.. Yin, “Global weak

We study the classical invariant theory of the B´ ezoutiant R(A, B) of a pair of binary forms A, B.. We also describe a ‘generic reduc- tion formula’ which recovers B from R(A, B)

After performing a computer search we find that the density of happy numbers in the interval [10 403 , 10 404 − 1] is at least .185773; thus, there exists a 404-strict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e existence, uniqueness, and continu- ous dependence upon the data of solutions to mixed problems for pluri- parabolic equations with nonlo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