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検索結果がありません。

chp10 環境、疾病與公害(完整) 最新協作平台活動 地理人生教學網(GEO's Life)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18

シェア "chp10 環境、疾病與公害(完整) 最新協作平台活動 地理人生教學網(GEO's Life)"

Copied!
12
0
0

読み込み中.... (全文を見る)

全文

(1)

高三應用地理(上) 第十章 環境 疾病與公害

99 高中地理課綱目標:

單元 主題 主要概念 目標 補充說明

1.

環境及疾病

的產生

2.

疾病的擴散

及影響

3.

公害

地方病 傳染病 媒介

傳染源 擴散類型

公害問題

認識環境及地方病的關係

認識傳染病 如霍亂 禽流感

AIDS 革熱 SARS 等 及環 境的關係

理解不同疾病有其起源及擴散途

了解如何利用 GIS監測及管理疫

從公共衛生和健康維護的觀點認

識公害的問題

課程架構圖

疫情管理

擴散類型:擴張型 位移型 綜合型 階層型

地方病(風土病)

疾病的監

測與管

理:以

革熱為例

環境與疾

病的產生

環境 疾病

與公害

疾病的擴

散與預防

傳染病

擴散要素

以 AIDS 為例

疫情來源

疫情監測

防治措施

(2)

課程內容

壹 環境與疾病的產生

一 地方病(風土病):特定地 的人受環境影響,出現共同症狀的疾病

1.自然環境

種類 岄與環境特性 成因與因應

岪狀 腫 內陸國家或地 因環境中含碘量過高或過低→當地居民長期以高碘或 低碘糧食和肉類為食物所造成

血吸蟲病 熱帶地 ,

特別盛行於東南亞及西太平洋地

因河川 水道及湖泊孳生的幼蟲,會穿透皮膚進入人 體而引起病症

恙蟲病 熱帶山 與荒野 恙蟲為昆蟲類生物,病原蟲常鑽入人類皮膚之下而導 致感染

高山症 多 生於 2000 公尺以上的高山

1. 因高度增加 氣壓降低,易出現頭暈 嘔吐 肺水 腫等症狀

2. 南美安地斯山居民常嚼食古柯 來減緩不適 雪盲症 高緯或高山地 積雪覆蓋的地方 雪地紫外線反射強烈,易對眼睛產生刺激

烏腳病

早期台灣最典型的地方病,盛行於嘉 南平原西南沿海鄉鎮

過去自來水不普及,居民常飲用含砷量過高的地下深 井水,導致身體器官的病變

2.人文環境

種類 岄與環境特性 成因與因應

矽肺病 台灣北部基隆 瑞芳一帶 民國 40-50 年代開採煤礦,煤礦工人因長期吸入煤塵 而導致

鉛中毒 鉛蓄電 的製造及回收業與 油漆製造業

1. 鉛燻煙進入肺內為人體所吸收→鉛中毒→導致貧 血與神經系統受損等症狀

2. 附近居民食用受汙染的農作物或飲用地下水,引 鉛中毒的症狀

痛痛病 日本富士山縣神通川流域

礦場 電鍍工廠排放含鎘重金屬的廢水→稻米灌溉水 源受汙染→人類長期食用鎘米→引 軟骨症 自 性 骨折與全身疼痛

(3)

水俣病 日本熊本縣水俣岃

肥料公司任意排放含汞廢水進入海灣→人類捕食海中 生物後,有機汞化合物進入人體→長期累積導致汞侵 害腦部和身體

二 傳染病:岩各種病原體引起,直接或間接將病原體傳播出去,為宿主 致病原 環境三者之間

的關係 關係為病原體→媒介(空氣 水 生物)→宿主

(一)傳染病 生因素

環境條件

自然環境

氣候 地形 土壤與植被等,尤其以氣候因素影響最大 許多傳染病的病原體或病媒有固 定的棲息環境 如近年來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暖化,造成藉病媒蚊傳播之傳染病岩熱帶向溫 帶 低海拔向高海拔蔓延 EX.溫帶義大利曾 生源自熱帶地 的屈公病

1. 鉤蟲 血吸蟲 岄於熱帶與副熱帶地

2. 瘧疾 革熱病媒蚊在高溫多雨的環境容易繁殖 3. 導致昏睡的嗤嗤蠅 岄於非洲熱帶地

人文環境

經濟 展程度 衛生設施與人口密度等

1. 不潔的公共設施(病菌傳播的主要管道) EX.沙門氏桿菌(痢疾) 霍 亂弧菌透過水源或食物傳播,造成患者 瀉 嘔吐

2. 不當大規模商業化農牧業經營→狂牛症 人類感染新類型庫 氏症 3. 人與禽畜間近距離接觸 EX.禽流感

4. 土地開 使用 EX.萊姆病→美國住宅往郊 擴張,萊姆鎮土地開 使得野生動物身上帶菌的 蜱 吸附人體,造成疾病傳播

5. 現代生活方式→淋浴噴頭 空調系統,使退伍軍人菌傳播(呼吸器官感染) 6. 人類濫用抗生素 EX.抗藥性強的超級細菌

(二)傳染病類型

霍亂 瘧疾

1. 霍亂弧菌藉岩汙染的水 食物傳染

2. 岄於高溫多雨的熱帶地 ,以非洲最多,非洲 南部最嚴重,其次為東非 中非 印度和中國等 地

3. 生原因除了氣候條件外,也和開 程度與自來 水普及率低有關

1. 藉岩瘧蚊傳染,瘧蚊多活在海拔 600 公尺以下的熱 帶 域,早期台灣原住民向高山遷移的原因之一, 即是為了避免瘧疾的傳染

2. 岄以非洲較多,其中以非洲中部最為嚴重,其次 是南亞 東南亞 中南美洲及大洋洲等地

(4)

革熱 鼠疫 1. 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等病媒蚊所傳播,在氣候炎

熱多雨的熱帶及副熱帶地 容易繁殖

2. 岄於亞洲 中南美洲 非洲及澳洲北部等地; 台灣 部在南部各縣岃

3. 除氣候條件外,也與人口密度高 環境中積水容 器或窪地較多有關

1. 14世紀南歐爆 鼠疫,擴散至整個歐洲,導致歐 洲 1/4 人口死亡,俗稱 黑死病

2. 透過老鼠身上的跳蚤傳染,主要在非洲及亞洲, 美洲亦有少數

3. 生原因與氣候適當 經濟與衛生條件較差

狂牛症 禽流感(H5N1)

1. 源自英國,後傳播至北美洲,造成歐洲恐慌 2. 英國早期將病死牛屍體製成飼料,餵養牛隻造成

海綿體空洞化病變,人類食用帶有病原體的牛 肉,導致狂牛症蔓延

1. 近年來廣為世人關注,流行 為東南亞 中國等地 2. 目前以印尼與埃及的通報病例數最多

SARS H1N1新型流感(A 型 H1N1 流感) 2002年 11 月開始於中國廣東省珠 三角洲的佛山,

隨後席捲台灣 新加坡 加拿大 香港 越南 澳洲 美國等 30 個國家

1. 2009年 4 月 27 日墨西哥證實第一起病例後,疫情 蔓延全世界

2. 透過飛沫與接觸傳染,已開 國家商務及觀光盛 行,人與人接觸頻繁,故傳播速度較快

AIDS

1. 在美國首次 現,源於熱帶非洲,擴散至全球,被稱為 世紀黑死病 ,尤其以南部非洲最為嚴重 2. 宿主原是熱帶雨林的黑猩猩,隨著人口增加而砍伐雨林,與黑猩猩接觸,造成愛滋病毒轉移給人類

(5)

3. 藉岩交通革新進一步擴散到全世界 4. 非洲日益嚴重的原因:

(1) 經濟 展落後 內戰造成衛生條件變差 傳統風俗習 等因素的擴散與蔓延 (2) 都岃化程度提高,人與人接觸密度日益增

加,造成愛滋病日趨嚴重

5. 對非洲人口的影響:平均壽命下降 嬰兒死 亡率上升 人口扶養比上升

貳 疾病的擴散與預防

一 擴散要素

擴散源 擴散的中心,或是傳染源或帶原者 擴散途徑 接受的人 地 或被傳染者

接納者

從擴散源傳出,到傳染給另一個感染者所行經的路徑

類型 定義 傳播管道

垂直擴散 上一代傳給所生的下一代 孕婦在懷孕期間及生產過程將病原

體傳給新生兒

水平擴散

1. 帶原者直接岩性交 輸血或其他途徑(如空 氣 水 食物)將病原體向外傳播

2. 大部 疾病的擴散屬於水平擴散

空氣 飛沫 糞口 接觸 血液傳染

※ 影響擴散範圍 強度與速度之因:

1.近鄰效應(鄰近效應):離擴散源越近,易受擴散影響成為早期擴散 ,遠離擴散源地 則可以較

晚成為擴散 的現象

2.接觸密度:影響擴散強度的重要指標

(1)受近鄰效應影響,距離擴散源越近,接觸密度越大,擴散強度越強

(2)大都會地 有助於疾病的傳染,因人口密集,人與人接觸頻繁,疾病接觸密度高

3.阻礙效果(阻隔效應):疾病擴散可能遭遇阻礙,因此造成延滯現象稱之 阻礙物包括:

(1)自然環境:山脈 河川 湖泊和海洋等 EX.撒哈拉沙漠阻隔,使 1995 年中非的伊波拉病毒未

傳播到北非

(2)人文現象:國界 宗教信仰 衛生習 醫療水準的差異(防疫措施)等

4.交通革新:因交通革新與全球化 展,造成阻礙效果日益降低,進而導致全球擴散

EX.2009 年 4 月墨西哥與美國加州爆 H1N1 新流感疫情後,美國其他各州因近鄰效應與接觸密

度較大,病例迅速增加 透過航空運輸,一個月後 H1N1 新流感已在國際間蔓延,2010 年 4 月全

球大部 國家皆 生疫情

(6)

二 擴散類型

類型 特性 示意圖

1.擴張型

(1) 無阻礙下,岩病源地岩近而遠向四周擴散,透 過空間接觸而傳染

(2) 病源岩起源地向外散岄而擴大其 岄 域,通常 起源地仍保留較大強度,往外漸弱 EX.麻疹 天花 流感

2.位移型

(1) 傳染病流行時遇到阻礙,故疫 位置更動,擴 散源離開 源地,位移到另一個地

(2) 新舊疫 有一段距離間隔,範圍不重疊

3.綜合型 (混合型:擴張型

+位移性)

(1) 傳染病最常見的擴散方式,為兩者之綜合,疫 不斷擴張,同時具有空間移動性,若新舊疫 部 重疊,使疾病擴散的速度更快 EX.霍 亂 革熱

(2) 以霍亂為例:霍亂 1826 年從擴散源的孟加拉開 始,1831 年向西傳入歐洲,再傳到美爭,直到 1837年銷聲 跡

4.階層型

(1) 傳染病酹都岃等級擴散:交通革新造成時空收 斂,導致大都岃間互動比小都岃更為頻繁,因 此容易先擴散至大都岃,依序向周圍中小型都 岃擴散 EX.SARS 愛滋病 冰島麻疹

(2) 以愛滋病為例:1960 年代,非洲國家借岩中美 非裔人口返家時,將愛滋病毒帶進加勒比海地

此度家 域林近美國,美國觀光客傳進美國 加州,從大都岃開始沿交通幹線擴散,並擴散至 小都岃及鄉村,甚至在 1980 年代蔓延到西歐地

(7)

三 以 AIDS 為例

(一)源起:源自漠南非洲,20 世紀後擴散到全世界,東南亞與南亞愛滋病患數量僅次於漠南非洲,

主要與毒品 性交易 輸血關係密 ,目前已成為 21 世紀最嚴重的傳染病

(二)擴散因素

1.近鄰效應:非洲岩於距離愛滋病傳染源較近,最早成為擴散

2.接觸密度:非洲都岃化程度高,人口接觸密度大,愛滋病大量擴散,目前已成為愛滋病患者

最多的地

3.交通革新:阻礙效果減弱,愛滋病岩非洲擴散至全世界

(三)影響

1.死亡率高:造成國民平均壽命降低→人口結構改變

2.人力 源減少:造成經濟 展遲緩

3.社會問題:愛滋孤兒增加,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四)因應方式

1.各國政府加強宣導 教育

2.透過查緝非法性交易與毒品等方式控制愛滋病的傳染

參 疾病的監測與管理:以 革熱為例

一 疫情來源:本土性+境外移入

1. 革熱在台灣持續流行,主要 岄於

高溫濕潤地 ,目前已屬於台灣的地

方病

2.民國 76 年後,每年均有病例 生,以

民國 91 年疫情最嚴重,主要集中在高

屏地

3.境外移入病例隨交通便利有攀升的趨勢

二 疫情監測:GIS 析方法

析 說明

空間查詢 1. 透過 GIS 將 革熱病例與病媒蚊等屬性 料和空間位置相連結,顯示疾病的空間 岄

(8)

與範圍

2. GIS 強大 料彙整能力,將相同空間位置的各種 料迅速整合,如病例數與人口 料 連結,可推測疾病 生率數據,疾病監測更具時效性

環域 析 建立追蹤管理系統,運用 革熱病媒蚊調查體系,使疾病管制單位及時掌握疫情可能的擴 散型態

疊圖 析

1. 析 革熱病媒蚊幼蟲與氣溫 雨量 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等項目之間的關係,展現 生地與環境關係,進而預測其擴散範圍與各 疾病 生率

2. 利用 析結果來擬定適當防疫措施,持續監控疫情 展

三 疫情管理:GIS 析方法

析 說明

GPS定位

1. 各鄉鎮衛生單位進行病媒蚊幼蟲密度調查(GPS 定位),疾病管制局彙整調查 料 2. 將無法用位址來描述空地及空屋 料,利用 GPS 定位方式,匯入地理 訊系統,以健

全疾病的偵測管理系統

環域 析

1. 以初期病例 生 料結合其他空間 料,利用環域 析預測疾病擴散範圍

2. 利用環域 析,以病患居住地點為中心為劃定範圍,進行重點消毒工作,避免疾病擴 散

3. 依擴散範圍距離遠近與 內病媒蚊密度高低,進行防治工作(清除孳生源 噴藥 衛 教宣導)

疊圖 析

1. 利用 GIS 疊圖 析將各鄉鎮每年 革熱病例最高月份與病媒蚊密度進行 析,確認兩 者之關聯性,以利後續疫情管理

2. 比較歷年情形, 析 革熱病例數與病媒蚊密度相關程度,做為未來防疫工作的參考

*岄氏指數:(陽性容器數/調查戶數)×100%

四 防治措施

(一)清除孳生源

(二)體溫篩檢

(9)

牛刀小試:

★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指出,近年來,受氣候變遷 全球化 國際貿易等因素的影響,許多傳染疾病如西 尼羅熱 黃熱病 革熱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等,傳染範圍有逐漸向外擴散的趨勢 此趨勢最可能是 下列何者? 103 指考 B

(A)從溫帶地 向寒帶地 擴散 (B)從熱帶地 向溫帶地 擴散 (C)從溫帶地 向熱帶地 擴散 (D)從寒帶地 向溫帶地 擴散

★ 1950-1990 年代,臺灣西南部沿海地 許多居民罹患烏腳病,此種疾病的 生與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有關 但在下列哪項措施實行後,烏腳病的 生率即顯著降低? 102 指考 C

(A)大量噴灑除蟲藥劑 (B)掃除易積水的容器 (C)提高自來水普及率 (D)接種新型抗菌疫苗

★ 臺灣氣候高溫潮濕,適合 革熱病媒蚊的孳生 一般來說, 革熱患者就醫後多可完全康酸,但最讓防疫 人員擔心的是 革熱重症-出血性 革熱的 生,其致死率高達 30-50%,而且目前尚無法有效掌握出血性 革熱 生的原因 以下圖與表為疾病管制局人員針對某地 的 革熱疫情統計 請問: 100 指考

革熱流行地 料

1. 革熱疫情在該 域中的空間擴散方式,最符合下列哪種類型?D

(A)擴張型 (B)階層型 (C)位移型 (D)混合型

2. 某研究人員歸納相關 料後, 現當某村里與其 共邊 相鄰村里的病媒蚊指數總和大於 5,且本里連續 4 週以上有一般性 革熱病例時,就可能 生出血性 革熱重症病例 根據上述 訊,以下哪個村里是最 需要注意 革熱疫情的地 ?C

(A) 2號 (B) 3號 (C) 9號 (D) 11號

3. 出血性 革熱的 生可能與人口密度及一般性 革熱的罹患率(病例數/人口數)有關,即單位面積罹患率 愈高的地 ,愈有機會 生出血性 革熱疫情 以 9 至 12 週的一般性 革熱統計來看,以下哪個村里最 可能 生出血性 革熱疫情?C

(A) 2號 (B) 8號 (C) 11號 (D) 15號 各週病例數 里編

週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1 1 1 2 2

2 2 1 1 1 1

3 4 3 3 1 3 4 2 1 4 1 2 1 1 1

5 3 1 1 1

6 3 2 1 1 2 3 1 3

7 1 1

8 3 1

9 1 1 2 1 3 10 1 1 1 1 2

11 1 1 1 1 1 1 1

12 2 1 1

13 2

14 1 1

15 1 2 3 2 1

1 1

9 2 3 1 9 3

2 0 16 1

4 0 11 1 6 0

3 2 5 2

12 4 7 0

5 2 8 1 6 3 9 1

4 5 10 0

8 3 11 0

6 1 14 0

4 1 13 0 7 3

15 1

24 1 12 2 7 2

編號 病媒 指數

人數 (千人) 面積 (km2)

(10)

★ 右圖是 1920 年臺灣郡級行政 的霍亂死亡人數概況圖 當時數個郡的空間 範圍,相當於 1949 年以後的縣級行政 請問: 100 指考

1. 圖中 餅符號代表的意涵,可能有:岪 餅面積大小表示疫情的規模; 乙 餅的位置顯示霍亂是地方病;丙 餅面積大小表示病床數多寡; 丁 餅的位置代表霍亂 生地點 其中正確的有哪兩項?D

(A)岪乙 (B)乙丙 (C)丙丁 (D)岪丁

2. 下列哪條河川下游地 ,霍亂的疫情最為嚴重?A (A)烏溪 (B)濁水溪

(C)高屏溪 (D)淡水河

★ 拉丁美洲因為氣候濕熱,各種傳染病肆虐,其中埃及斑蚊 是傳染 革熱的主要媒介 1970 年代泛美衛生組織 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 大力推動滅蚊運動,使 得埃及斑蚊的 岄大幅縮小,但是 1980 年代以後因環境 保護意識抬頭,導致滅蚊運動終止,埃及斑蚊 岄再度擴 大 右圖 請問: 99 指考

1. 1970年代以後埃及斑蚊 岄的向北方向擴散傾向於什麼 型式?B

(A)位移式 (B)擴張式 (C)階層式 (D)混合式

2. 1980年代以後埃及斑蚊 岄再度擴大的原因是:A

(A)DDT殺蟲劑全球禁用 (B)氣候變遷,雨量增加 (C)居民的衛生習 不佳 (D)都岃化 人口密度高 3. 1980年代以後埃及斑蚊 岄在亞馬孫河流域並未見明顯的擴散,其原因是:C

(A)雨林大量被砍伐 (B)部落居民已具滅蚊技術 (C)人口稀疏密度低 (D)氣候異常蚊蟲不易繁殖

★ 這個地方自盤古開天就是風頭水尾之地,連喝的深井水都帶些鹹味 六月天熱似火燒埔,秋風一起,土 地就反 得無法下種,是十足的鹹 岨 無岨無 的人,偎著一爿內海,飼魚曝 ,撐起一家子的生 計,這裏的子民都是靠天養的天公囝 上段文字是描述1980年代台灣南部沿海地 的大地景觀 請問:

97指考

1. 該地在過去許多居民罹患烏腳病 這種風土病 地方病 與當地居民哪種生活處境有關?B (A)長期食用海產 (B)長期飲用地下水

(C)長期曝曬烈日下 (D)長期食用醃製食品

2. 這個地 在秋冬時表土含 量上升,夏季則下降 此季變現象與下列何者關係最密 ?B (A)地形 (B)降水量 (C)蒸 散量 (D)土壤質地

埃及斑蚊 分布區域

(11)

★ 聯合國預估2050年人口成長率如下:全球以非洲最高,中部非洲為193%,西非是142%,然而南部非洲卻為 -22%;亞洲成長率是105%,然東亞地 則僅增加5% 請問: 93指考補考

1. 導致東亞人口成長率預估遠低於亞洲整體人口成長率的最主要原因是:D

(A)韓國人重個人主義,生育率下降 (B)日本人口結構老化,死亡率上升 (C)香港人口大量外移,人口遽減 (D)中國一胎化政策成功,成長率趨緩 2. 南部非洲人口預測的增加較其他非洲地 緩 的主要原因是:B

(A)愛滋病導致出生率降低 (B)愛滋病導致死亡率增加 (C)戰亂使社會增加率降低 (D)工業化促使出生率降低

★ 英國曾於1967年爆 口蹄疫,疫情侷限在 以第一宗案例為中心的西南部;最近一次 大流行 生於2001年,高峰期出現在3月 下旬到4月初 右圖是2001年高峰期間, 生案例空間擴散的三個階段 請問: 93 指考補考

1. 對於右圖口蹄疫案例空間擴散,下列哪兩 項為正確的解讀?A

岪 在第I階段已廣泛 岄 乙 第II階段明顯呈現主核心和次核心的模式 丙 倫敦附近為案例 岄的主核心 丁 案例 岄模式的轉變主要 生在四月 (A)岪乙 (B)岪丁 (C)乙丙 (D)丙丁

2. 英國 2001 年口蹄疫大流行的空間擴散模式與規模,研究人員認為與該國近三十餘年農業 展的趨勢有密 關係 請問下列哪兩項因素的影響最為直接?D

岪 食物供給系統的全球化趨勢日增 乙 農業岩勞力密集逐漸轉變成 本密集 丙 農場以規模經濟豢養大量牲畜 丁 牲畜交易所跨越的距離明顯增長 (A)岪乙 (B)岪丁 (C)乙丙 (D)丙丁

★ 1960年代以來,墨西哥北部邊境工業 吸引了數千家外商投 ,創造了近百萬的工作機會 墨國對外商提 供基礎設施及稅務等優惠,並允許免稅出口 此合作模式吸引大量人口移入,卻突顯出邊境都岃設施匱 乏,環境問題與流行疾病接踵而來 請問: 93指考

1. 促成美墨邊界 成為重要工業所在地的最重要原因為何?A

(A)勞力 源豐富 (B)原料 源豐富 (C)電力價格低廉 (D)接近國際岃場 2. 美墨邊界 傳染性疾病流行的最主要原因為何?D

岪 人口密度是墨國最高之處 乙 高溫多雨潮濕的氣候所致 丙 人與人接觸頻繁密集所致 丁 人民醫療知識與設備不足 戊 都岃水源與水質的品質低落

(A)岪乙丁 (B)岪丙戊 (C)乙丙丁 (D)丙丁戊 圖 4

(12)

★ 2002年11月16日,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SARS 首次在中國 的佛山出現,不久即傳染到臺灣和世界各地 2003年4月22日,臺北 岃立和平醫院爆 院內集體感染,SARS疫情迅即全臺延燒,至5月24 日止,全臺共有2113個疑似SARS通報病例,其 岄如右圖所示 請 問: 92指考

1. SARS首次出現在中國的哪一個地理 ?D (A)海河平原 (B)長 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珠 三角洲

2. 臺灣疑似 SARS 通報病例的 岄,和下列何者的關係最密 ?A (A)人口密度 (B)地形起伏

(C)族群組成 (D)雨量多寡

3. 下列哪一套理論概念最適合用來研究疑似 SARS 通報病例 岄的時間 變化?B

(A)邱念圈 (B)空間擴散 (C)中地體系 (D)韋伯理論

★ 愛滋病源於中非的西部,其病毒約在 1930 年間岩猩猩轉移到人類身上,但並沒有立即造成大規模流行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愛滋病快速地在非洲蔓延,據聯合國 2000 年的統計 料,非洲是全球愛滋病死 亡和帶病人數最多的一洲 專家們認為: 除了性觀念開放外,都岃化是愛滋病在非洲快速擴散的主因 請問: 91 指考

1.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愛滋病快速地在非洲蔓延的原因是:B

(A)空氣污染嚴重 (B)接觸密度增高 (C)飲用水源不潔 (D)醫療建設遲緩 2. 愛滋病在非洲的肆虐,岩下列哪些人口現象最能夠反映出來?C

岪 出生率下降 乙 平均壽命下降 丙 嬰兒死亡率上升 丁 人口扶養比上升 戊 離婚率上升

(A)岪乙丙 (B)岪丁戊 (C)乙丙丁 (D)丙丁戊

参照

関連したドキュメント

本審議会では、平成 30 年9月 27 日に「

東京都環境局では、平成 23 年 3 月の東日本大震災を契機とし、その後平成 24 年 4 月に出された都 の新たな被害想定を踏まえ、

大正13年 3月20日 大正 4年 3月20日 大正 4年 5月18日 大正10年10月10日 大正10年12月 7日 大正13年 1月 8日 大正13年 6月27日 大正13年 1月 8日 大正14年 7月17日 大正15年

2001 年(平成 13 年)9月に発生したアメリカ 同時多発テロや、同年 12

第1回 平成27年6月11日 第2回 平成28年4月26日 第3回 平成28年6月24日 第4回 平成28年8月29日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2Q 3Q 4Q 1Q 2Q 3Q 4Q 新設ピッ.

保管 容器 蓋脱着 装置.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 過去の災害をもとにした福 島第一の作業安全に関する